![]() |
|
|||
策劃:聞友 文並攝影:楊嶺趙德奎
文化公園建設項目是武清區重點工程之一,該文化公園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武清城市功能,提昇百姓生活質量。公園以城市開放空間為設計主題,是一個集休閑、娛樂、健身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場所。文化公園北起雍陽西道,南至青少年活動中心,西鄰泉發路,東接泉旺路,規劃面積27.3萬平方米,其中公園主體區佔地25.6萬平方米,振華西道佔地1.7萬平方米,項目概算總投資1.5億元。整個公園以中心對稱博古架式的設計手法,按照北靜南動的理念,全力打造『一軸兩區兩館』的景觀格局。『一軸』即北入口噴泉區、主雕廣場區、舞池和南入口,『兩區』為自然生態區和休閑娛樂區,『兩館』為影劇院和文化中心。
北入口噴泉區
北入口為公園的主入口,設計寬度137米,南北縱深144米,其中噴泉水池佔地2300平方米,綠地面積5700平方米,硬化鋪裝1.2萬平方米。該入口設計有標志性的大型景石。景石南側為大型音樂噴泉,噴泉中間為94米長的木制廊道,兩側設計為色彩豐富、變化各異的噴泉圖形展示,包括疊水、對拱、湧泉等。伴隨著水型的變化,配合相應的音樂節奏,充分展示出歡快、熱烈、祥和的氛圍。目前,音樂噴泉正進行調試。噴泉南側設計為時空轉換門,以時空為引線,四扇門分別寓意武清的運河古韻、水墨書畫、民俗民風及發展未來。
自然生態區
自然生態區總規劃面積5.6萬平方米,分為東西部兩部分,東部生態區湖區佔地3800平方米、綠地佔2.1萬平方米,設計規劃有游路、亭榭、環湖路、小橋、親水平臺及景觀廊道。西部生態區湖區佔地3680平方米,綠地佔2.2萬平方米,規劃設計有游路、小橋,親水平臺和假山疊水。自然生態區設計充分體現自然原始的景觀特點,按照『自然、奇美、變幻』的原則打造休閑空間。目前生態區工程已完成了全部游路和木結構工程,草花地被正在栽植過程中。
主雕廣場區
主雕廣場區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其中中心區面積8600平方米,設計為展示武清文化、歷史、未來的主題雕塑。主雕塑以『京津明珠』為主題,直徑29米,高19米,設計遵循互動、融合、開放的理念,周邊環境按照古城池的布局打造為四面靜謐的水面,紅色的半圓體雕塑與水中的虛空間影像融合為一個圓滿的『京津明珠』,簡明的視覺語言營造出概念玄妙的作品,同時寓意武清如一輪紅日冉冉昇起。
南部休閑娛樂區
南部休閑娛樂區設計為舞池,總面積2.6萬平方米,其中主廣場為2.1萬平方米,該廣場設計為市民休閑和舉辦重要活動的場所。廣場中部的燈帶設計為充滿動感、富於變幻、色彩靚麗的夜景燈光形式,全力打造成為武清夜晚生活的一景。
舞池南側為振華西道,公園內全長477米,路面寬度為24米,中間隔離帶寬4米,人行道寬2米。作為公園的組成部分,振華西道設計與文化公園融為一體,使其兼具通行和休閑雙重功能。舞池兩側分別為劇院和文化中心。目前規劃設計正在進行中,明年也要啟動建設。
區委區政府對文化公園建設項目高度重視,區主要領導多次來現場指導工作,並成立了文化公園建設領導小組,每周聽取工程進展情況,積極協調相關事宜。財政、土地、規劃、公安、綜合執法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各單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委成立了文化公園指揮部,主要領導任總指揮,並組成質監、預算、工程、綜合四個工程小組,細化分工、責任到人,每天組織召開例會,了解工程進展情況,解決工程隨時出現的問題。自2009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工程進度積極推進,工程質量掌控嚴格,各施工單位恪盡職守、敢擔重任,自行解決資金短缺難題。大家充分發揮『五加二、白加黑』的實乾精神,兢兢業業攻堅克難,這纔有了今天文化公園的景觀輪廓。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參建人員和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