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連日來,中國北方、黃淮、江淮等地持續遭遇熱浪侵襲。特別是7月5日,京津唐大部區域地表溫度達到45-50攝氏度,高溫強度之大、日數之多、范圍之廣均為歷史罕見。未來一周,江南南部和華南將繼續接受高溫的考驗,局部地區日最高氣溫將達40攝氏度。
不僅中國如此,北半球大部地區也同樣遭受著高溫襲擊。什麼原因使得熱浪『氣焰』如此囂張?全球氣候變暖是否是高溫天氣的『幕後真凶』?
談起高溫天氣的原因,國家氣候中心首席氣候專家任福民表示,大陸暖性氣團長時間穩定控制和太陽輻射增溫是此次高溫事件的『幕後真凶』,同時,熱島效應加劇了城市高溫事件的強度和發生頻率。
『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強盛和高壓晴空區太陽輻射強,導致6月以來北半球國家出現高溫天氣。我們發現,在貝加爾湖以東地區,有一個異常偏強的暖氣團,受該氣團長期影響,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任福民說。
如果說暖氣團和太陽輻射是熱浪肆虐的主要原因,那麼熱島效應則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據了解,城市熱島是指城市市區氣溫比郊區氣溫高的現象。一般而言,百萬人口大城市的市區平均氣溫要比郊區高出0.5-1.0攝氏度,城市越大,熱島效應越顯著,且熱島強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就北京而言,城區最低氣溫比郊區每10年增加0.5攝氏度,城區最高氣溫增加約0.1攝氏度。京津唐地區熱島強度遙感監測顯示,7月5日,北京城區大部地區的地表溫度比郊區高出4.5-6.5攝氏度或以上。
如此異常的高溫天氣是否和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有關?對此,任福民認為,極端天氣的發生於全球氣候變暖有必然的聯系。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高溫事件出現的頻率和強度趨多趨強。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江南、華南仍將持續高溫。貴州南部的部分地區、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偏西地區、福建東部、廣東、廣西、海南、臺灣西北部等地將出現35-38攝氏度的高溫天氣。(記者張辛欣)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