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兩年前,兩市曾上演過大小非解禁後不久便『撞上』重組的現象,監管層當時對此就非常關注。而今,部分上市公司並不避嫌,類似現象再次上演,並呈現新特點。
6月23日,北京的一家上市公司有1185.7萬股限售股解禁流通,此次解禁股份佔總股本8.62%,股權持有人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7月6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因商談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停牌5個交易日,待7月13日公告相關事項後復牌。
無獨有偶。7月5日,一家中原地區的上市公司第一、二大股東合計持有的3.12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巧合的是,大股東對該公司籌劃的重組近日也有望獲得突破。按照公告說法,因重組事項已停牌3月有餘的公司股票預計7月8日復牌。
當然,上述限售股解禁後是否會趁機減持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從近日另一家上市公司解禁股的表現來看,搭乘重組利好伺機減持是有可能的。
以廣東地區的一家民營上市公司解禁股為例:去年5月,該公司向8位特定對象發行股份,發行價為8元,限售期為12個月,至2010年5月28日,其中的4472萬股已解禁,佔總股本的24.88%。6月份,該公司先後公告定向增發、簽訂合作意向協議、建設項目正式投產等諸多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4472萬股限售股上市流通日,該公司股價在16元附近,而在連續的利好刺激下,該公司股價已經攀昇至20元附近。另外,僅僅在6月份中,該公司32筆大宗交易就成交了1600餘萬股,『近期減持的主要是去年增發獲配的股東,他們持股並未超過5%,因此公司並未發布減持公告。』該公司工作人員解釋說。
記者注意到,限售股解禁『巧遇』重組的現象早在兩年前就已有先例。當時,由於大批上市公司在2005年至2006年期間實施股改,進入2008年後,大小非相繼進入流通市場,部分公司就出現了大小非解禁『巧遇』重組的現象。
比較而言,近期上市公司上演的解禁股『撞上』重組等利好,受益方更多的表現在自然人或機構投資者身上。『解禁股巧遇利好的現象應該因事而異,當利好消息與上市公司管理層利益趨於一致時,就不能簡單以巧合來解釋了。』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擔懮。(陳鍇)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