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英國路透社7月5日文章原題:人民幣全球化正蹣跚起步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但在人民幣發展成全球性貨幣的漫長征程上,中國仍在系鞋帶。
這種懷疑論的觀點認為,人民幣成長為完全可兌換的貨幣,與歐元和美元比肩還需要一代人的時間。但另一種樂觀一些的解讀認為,中國在擴大人民幣境外使用的過程頗為順利,顯示了該國在國際金融事務上加強人民幣影響力的決心。
6月17日的一條消息讓看好人民幣的人士為之一振。國務院近日已經批准,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試點地區擴大到20個省份,並將試點涉及的境外地域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3月底到5月底之間,人民幣結算的貿易總額翻了一番,達446億元人民幣。
向中國出口的企業普遍認為,人民幣昇值是持有該幣種的一大動力。不過,除非有渠道進行投資,否則,僅將人民幣儲存在中國香港——人民幣結算的主要平臺——的收益是十分微薄的。幸運的是,擴大人民幣在中國內地投資范圍的計劃已在規劃之中。
合和公路基建有限公司周日宣布,在中國香港發行首支非金融人民幣債券。以人民幣計價的保險產品不久也將推出。北京當局還在擬定計劃,允許海外券商儲備人民幣並投資於內地資本市場。但一切進程將秉承中國金融自由化的一貫風格,保持適度步伐,不會進展太快,而且對入選的海外券商可投資的額度進行嚴格限制。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