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字是李金榮生活的一部分,她將她的靈魂用文字呈現給我們,使我們纔能結識一個完整的她。這幾年,我陸陸續續地拜讀了她的許多散文作品,最近,又集中地讀了這個散文集,通過她優美而流暢的筆觸,我看到了一個平凡、純朴和嫻靜的女性知識分子的靈魂再現。
李金榮是一位用心來寫作的作家,敘事也好,狀物也好,寫景也好,都緊緊圍繞著她的思辨展開,力爭抒發出她的生活情趣和美好願望,並能感染人、打動人,與讀者分享淡泊寧靜的快樂。
她散文中大部分篇什選材都很瑣細平凡,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草一木引發開來,察事物於細末,發真理於幽微,富有韻味和寓意。很難在她的字裡行間找到喧囂、虛妄和嘩眾取寵,這跟她的為人怕是不無關系。
讀李金榮的散文,仿佛是賞玩扇面或冊頁,寥寥數筆,婉麗清幽,小是她散文的第一特點,雅則是她散文的另一個特點,她似乎距離功利社會相去甚遠,而僅僅沈浸在自己的心境中,自然抒發,所以我纔在她的作品中讀不到煙火氣,也很難領略到時代的波瀾壯闊,只是竹影粉牆,小橋流水。
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硝煙彌漫可以震撼人心,漁歌唱晚也同樣可以令人陶醉,我覺得李金榮不必去刻意追求什麼,她只要隨心所欲說自己要說的話,就足夠了,只要真誠,不怕沒有知己,況且,閑情逸致往往最見智慧,寂寞也是詩。
李金榮在一家機關工作,不指望寫作吃飯,所以她的創作也就不敷衍,只是力求在平凡中發現美,並將這種美告訴人們,一起分享,她是在享受創作的樂趣,有滋有味,用不著疲於奔命,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她的散文中常能品味出一種從容和淡定,也就毫不奇怪了。
一首歌、一本書以及一杯茶,往往都能讓她體會到生活的情致,閱讀時,我們更多地發現她田園牧歌似的休憩狀態,其實,這僅僅是她心靈的折射,而現實中的她,可能就沒那麼閑暇了,她是上班族,她每日都要朝九晚五地奔走;她又是個妻子,是個母親,她要操持一家人的鍋碗瓢盆,同時她還是個女兒……她過著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質朴生活,操勞中有慰藉,忙碌中有甜蜜,這樣她纔不會在文字中迷失,永遠都是腳踏實地。
認識李金榮已經多年,知道她始終筆耕不輟,前些年,她挑了部分精彩篇什出了一本集子,這一次,又要出第二部了,真是羡慕她的成就,她是個文靜的人,跟她聊天,她是聽的時候多,談的時候少,她把她的衷腸都凝聚成錦繡文章,不虛度日月。
也許有人會覺得她視野太窄,總以身邊的凡人瑣事為題,罕見縱橫撼動、俯仰離合的大喜大悲,我卻不以為然,風聲雨聲讀書聲也照樣能讓人怦然心動,這已經足夠。
就如此如此,挺好。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