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西部大開發實施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增速實現跨越式發展,十年來平均增速達17.5%。但如何解決好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成為擺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面前一個重要課題。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在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下,內蒙古自治區相繼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進行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批生態建設工程,大多數草原得到恢復,森林覆蓋率從2000年的14.8%提高到了現在的20%。
內蒙古是一個資源比較富集的地區,但是加大生態保護的力度並不意味著就不搞資源開發了,這些年來內蒙古采取的是『點上開發、面上保護』的辦法,即有效的保護了生態,也有效的開發了資源,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局面。『建設祖國北江安全屏障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應該說經過西部大開發十年來的努力,生態有了明顯的成效,但生態脆弱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劉新樂說。
劉新樂表示,下一步內蒙古自治區將按照7月5日中央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的精神和要求,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要始終堅持『建設與保護並重,以保護為主』的原則進行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對廣大草原牧區,要通過人口向城鎮集中,牲畜向農區轉移,工業向園區集中的方式,逐步實現草原生態環境的自然修復。
『對於局部難以自然修復的地區,我們還要繼續采取工程治理的措施,來美化、淨化環境。』劉新樂表示,一是繼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另外,要逐步的完善退耕還草的政策,擴大規模、提高補助標准、延長補助年限。二是啟動實施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大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工程。三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禁牧、休牧與劃區輪牧的力度,擴大對項目區的農牧民的補貼規模、延長補貼期限,也積極探索建立森林草原碳交易制度。
『我想經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們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一定會有好的效果和好的成果。』劉新樂最後說。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