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7月9日,沈城1.7萬餘臺出租車有望全部完成調表,今後您打車時,再也不會遇到兩種運價的車輛,這標志著時距並計在沈陽全面實行。昨日,記者走上街頭調查發現,隨著時距並計的實行,拒載的車輛少了,早晚上下班高峰時打車的市民也少了。
繁華街區未遇拒載昨日16時39分,記者在下班高峰時間由三經街打車前往中街,等待了20分鍾後,終於看到一臺空車遼AM3416。『師傅,去中街。』記者忐忑地詢問。沒想到以前的拒載情況並未出現,司機二話沒說就上路了,同時還提醒記者這段路可能有些堵,等時費會多些。
聽到記者感慨打車難時,關師傅回應:『時距並計後,打車的乘客明顯減少,除三經街外,其他街路上的空車都很多。』當車輛拐上中山路後,記者也發現沿線的不時就可碰到空駛車輛。
由於恰巧趕上下班高峰,在中山路遼報崗至青年大街不足三四百米的路段遇塞車,車輛走走停停加之紅燈,此時等時時間已為5分20秒。隨後,一路上並未出現路堵情況,只是沿途又碰上三個紅燈,到達中街後3公裡的裡程,等時長約10分46秒,車費共為12元,其中有3元的等時費。
打車乘客日少三成到達中街的時間是17時15分。記者驚訝地看到,此時繁華街路的兩側,空駛的出租隨處可見。粗略統計,3分鍾路經過身邊的空車就有11臺。記者注意到打車的乘客並不多,觀察了十餘分鍾,未發現一例拒載。
隨後,記者再次打車前往沈陽站,招手時竟然兩輛車一起停了下來。坐上車後,的哥陳師傅告訴記者,未實行時距並計前,太原街、沈陽站等方向根本都不拉,就擔心遇上堵車。有了等時費後,等候時間也有了補償,現在也就不拒載了。
陳師傅說,有了等時費,乘客明顯減少,特別是早晚高峰時間,擔心路上堵車等時較多,很多乘客都不打車了。以前下班高峰,一個小時至少也能拉2?3個活,當天就拉了一個。雖然乘客減少了,但是收入卻沒減少,其成本與以前持平。
17時45分,在中華路兩側,空駛的出租也較多,很容易就可打到車。而這一情況與此前調查時的結果截然相反。
記者調查了10餘位的哥,他們統計時距並計後,打車乘客減少約三成。的哥趙玉海告訴記者,自打7月4日以來,打車乘客確實驟減。以前開白班一天能拉25個活左右,現在每天拉客約17個,每日少拉活8個。記者粗略計算,沈城1.7萬臺出租車,平均一輛車一天少拉8個活,打車的乘客與7月1日之前相比,每日減少13.6萬人。 (記者吳妍焱)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