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記者就『實名制』采訪了國內多家知名電子商務企業發現,實名制仍管不住網店賣家的各種不良經營手段。有消費者投訴,出現了交易糾紛,賣家逼迫消費者的手段就是騷擾,其手段多種多樣。
手段一 每天數十個電話
消費者小何向網購平臺舉報某網店出售假貨後,便受到該賣家嚴重的電話騷擾。他稱,該賣家輪流用四個手機號和兩個座機號,每天從他開機到關機一刻不停地打電話。電話轟炸最為『猛烈』的一天大概有上百個。更有甚者,一些網店賣家僱用客服人員、利用免費的網絡電話騷擾,甚至還用自動撥號器去打騷擾電話,小何說,一分鍾一個電話打進來,都沒法正常工作,就算你想報警都找不到證據,直到他撤銷投訴後騷擾電話就沒了。
手段二 半夜打騷擾電話
據消費者黃小姐介紹,她給出某網店差評後,賣家曾與她溝通過,並提出退貨後全額退款,取消這次交易記錄,但要由黃小姐承擔退貨的物流費用。黃小姐拒絕後,每天都接到賣家騷擾電話,不勝其煩下只有關機,但每天早上打開手機後這位店家的辱罵短信仍接踵而至。而且,每天凌晨一二時,她家裡的固定電話都會接到騷擾電話。
手段三 騷擾到買家單位
李小姐懷疑自己所買的化妝品是假貨,向賣家交涉後,對方一口否認,李小姐也拿不出有利證據來證明,只好向網購平臺投訴,誰知該賣家知道李小姐單位後,狂打辦公室電話,以至於單位出面要李小姐處理好這類私人問題。
建議:監管不能只在交易前
目前網購平臺已通過一些規范,盡可能在交易前期保證商品信息的真實可靠性。但這遠遠不夠,還應加強交易中和交易後的監管,比如交易中通過支付寶等手段保證交易安全性,交易後還有『消費者保護基金』等措施保證消費者權益得以最大化保護。
三方法對付無良賣家
對於賣家利用消費者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騷擾和恐嚇的行為,消費者應采取多種措施維護自身權益。一是向網絡平臺舉報。淘寶客服人員建議消費者去電信運營商那裡打印通話清單,並將對方所發短信拍照,然後登錄淘寶網首頁,使用幫助選項,提交以上證據和交易訂單號等憑證,淘寶網將在兩天內對賣家進行處罰。
其次,消費者還可向移動運營商申請屏蔽電話號碼,或者利用手機黑名單功能進行屏蔽,倘若對方換個號碼匿名騷擾,則需要堅持不懈地去屏蔽。最後的辦法是報警,報警前,消費者應當將被騷擾的證據——購買憑證、電話錄音和短信記錄保存好,然後到派出所報案。 (記者薛松)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