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2日晚,『紅色電影進社區』活動來到了第一站——南開區興南街耀遠裡社區。在活動現場,社區居民享受到了解放軍第254醫院婦科專家們的義診服務,同時還能以最優惠價格訂閱《每日新報》並得到新報特別送出的小禮品,隨著紅色影片《建國大業》的精彩放映,耀遠裡的居民們享受了一場豐富的消夏大餐。
露天電影年輕人歡迎
在放映現場,和平區哈密道小學四年二班的王靜怡看得非常投入。她告訴記者,自己從來沒有看過露天電影,覺得這次活動很新鮮,也很有意義,大家圍坐在幕布下看電影非常有趣,也讓她的暑期生活變得豐富。
『平時晚上,我和同齡人一樣會在家看電視,或是玩電腦游戲,露天看電影,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娛樂方式,很好玩。』同望寄宿小學三年二班的劉涵這樣說。
在醫院工作的韓蕊是和男朋友一起來看電影的,少了一份在電影院的浪漫,卻多了一份露天的情趣。韓蕊告訴記者,像她這樣的年輕人,平時忙著上班,很少有機會和鄰裡接觸,這次播放的紅色電影不僅有教育意義,而且鄰居街坊坐在一起,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好機會。『現在都在提倡低碳生活,晚上看一場露天電影,而不是在家裡使用電器,這本身就是低碳健康生活方式的體現。』韓蕊這樣總結說。
紅色主題老年人喜愛
說起露天電影,52歲的退休職工羅女士認為,戶外空氣比室內要好,大家在一起聊天說笑還能緩解一天的工作壓力,愉悅心情。
『大家都很喜歡這種省錢、省時的觀影形式,不花一分錢就能在家門口看到大制作影片,小區居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56歲的閻女士在觀影後告訴記者,她希望今後能多組織類似的活動,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活躍社區氛圍,營造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
退休前曾是自行車零部件廠職工的張惠蘭老人,今年76歲高齡了。昨日在兒子的陪同下,她早早地就來到了露天廣場,等候觀看電影《建國大業》。『這是我第一次看露天電影,由於腿腳不便,這幾年很少出門,上一次看電影還是20多年前的事了……』老人笑著告訴記者,這次活動滿足了她們這些不便出門但又想看電影的老年人的願望,希望以後能經常舉辦。
小飯桌也來湊熱鬧
『紅色電影進社區』不僅得到成人的喜愛,一群社區內的小朋友還把小飯桌搬到了銀幕前,坐在桌邊邊吃晚飯邊看電影,看到精彩的段落,小手握著筷子放進嘴裡就忘了拿出來,含著筷子看得『津津有味』。
『電影院太黑,孩子小,去了害怕。現在家門口演電影,周圍都是認識的鄰居,孩子也不怕生了,和小朋友們玩得特別好。感謝每日新報和254醫院舉辦這樣的活動。』帶著三歲兒子來看電影的居民毛翠芬說。
『我以前也給孩子講過抗日呀長征呀建國呀等歷史,現在在家門口讓孩子看上《建國大業》這樣的紅色電影,給孩子更深入的革命教育,比我們家長光用嘴講得強。我們就住對面的樓上,在家裡的陽臺上就能看到放電影的銀幕,孩子在家裡看我們也放心。』楊健先生摸著兒子的頭笑著告訴記者。
紅色電影將再進社區
在電影放映前,解放軍第254醫院的醫生們為老百姓舉辦的義診活動引起了很大反響,居民們甚至排起隊來測量血壓,向醫生們諮詢生活中遇到的健康問題。
『從前都是建軍節時,群眾代表去部隊慰問演出,現在是軍醫帶著電影走進社區,到群眾身邊義診、放電影來回饋群眾。每日新報和254醫院真是心裡裝著群眾,為群眾想得周到。』電影放映後,耀遠裡社區的居委會梁主任這樣說。
看似簡單的露天電影,在豐富了市民消夏生活的同時,也宣傳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每一個觀影者都可以成為低碳健康生活的受益者。新報將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將該活動推進到更多社區,如哪個社區也想舉辦電影進社區活動,則可以聯系每日新報品牌市場部,我們將非常歡迎你們報名,並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放映電影場次,將紅色電影帶給更多的市民。
報名熱線:
28201910
新報記者萬力聞李汝斌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