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18日下午,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做客人民網訪談,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當前,湖南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兩型社會』建設,並就此提出了『四個湖南』。第一個湖南就是綠色湖南,湖南的青山綠水是最大的優勢,我們在發展過程當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又好又快的發展,既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綠水。
三年之前,筆者游走到湘西鳳凰的時候臨時決定不走了,一住就是三年,所愛者,即此地之水綠山青。這座邊地小城,以旅游業、服務業及經濟作物種植為經濟支柱,無工廠,當然也就無所謂工業污染。有別於我在家鄉江蘇南通的時候游水要到泳池,在湘西直下沱江即可。水底青荇招搖,游魚穿梭其間,賞心悅目,不亦快哉。
我以為,以鳳凰小城之『一斑』,是庶幾可窺湖南之『全豹』的。與湘西毗鄰的張家界,早已成山水奇絕蜚聲世界的旅游勝地;在湖南居住的三年,得機緣之賜,到過餘光中詩歌《碧潭》『劃去洞庭』的岳陽,鶯亂飛,草長長,碧波蕩漾;到過瀏陽,作鄉村游,吃土家菜,山間又漂流;相交數年的婁底網友同樣召我以當地的水綠山青……
湖南之所以提出『綠色湖南』名片的打造,在我以為,即是對『人定勝天』的將人推到環境對立面的堅決否定;承認生態是一系統,而人類只是這個系統中的一分子,從而強調遵循自然規律,與環境和諧相處。所指向者,首先是人的安居。而安居亦只是前提,目的還在於樂業,這就涉及效益問題,換言之,即經濟建設走和諧的、可持續性的發展道路。湖南在這方面也已取得一定的實績,這有張家界、鳳凰等地綠色旅游產業的發達為證,同樣有我所目睹的種植經濟作物的湘西果農臉上洋溢的笑容為證……
在我一個客居者眼裡,『綠色湖南』的打造,是樂觀其成,並信其能成。
其一,湖南有著得天獨厚的綠色資源優勢。即以數字說明,舉森林覆蓋率一端來說,全省森林覆蓋率將達57%,,列全國前三強……
其二,並非而今邁步從頭越;而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前所述,湖南綠色產業的發展,已奠有相當良好的基礎。
其三,也是我認為的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拿自己的一段『奇遇』來說明。5月2日的時候,從湘西鳳凰返回江蘇,在懷化開往上海南的1374次列車上,遇到位古丈小伙,值世博會召開前夕,與父親新老兩代茶農迎世博,挑著茶葉轉道上海步行上北京,其宗旨:宣傳綠色環保,推廣古丈茶葉。在列車近終點時,隨著小伙《挑擔茶葉上北京》的唱響——『桑木扁擔輕又輕呃/我挑擔茶葉出山村/船家他問我是哪來的客喲/我湘江邊上種茶人/桑木扁擔輕又輕呃/頭上喜鵲唱不停/若問喜鵲你唱什麼喲/它說我是那幸福人……』,車廂裡,掌聲四起……由中可見的,是『綠色湖南』名片打造背後的深切民意。
既然植根於民意,官民有共識,上下同一心,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得兼,又何愁事之不諧?我樂觀其成,並相信,植根於深厚民意的『綠色湖南』,定將生機勃勃。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