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天津文化中心施工現場,天津二建陽光樂園項目黨支部開展“天津精神”討論會。
天津北方網訊:窗外天氣寒冷,窗內熱氣騰騰。28日是週一,一上班,紅橋區、河東區、河西區的街道居民和各行業幹部職工代表聚攏一起,爭相討論“天津精神”,認真提煉總結“天津精神”,暢談對“天津精神”的認識和理解。“開展‘天津精神’提煉總結活動,非常有意義,天津需要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激勵天津人民的巨大動力。”座談會現場,紅橋區西於莊街居民侯淑敏感慨地說。
昨天一大早,紅橋區部分街道居民代表和社區宣講團成員聚攏到區委四樓會議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丁字三街社區宣講團團長王風山說:“這幾天我和鄰居們就討論怎樣提煉總結‘天津精神’,大家熱情十分高,一致認爲這是個聚民意、聚民智、聚民力的好活動。”三條石街社區宣講團團長樑仲臣接着說:“經過深思熟慮,我用10個字來提煉總結‘天津精神’,就是‘實幹、苦幹、好學、創新、容納’。”樑仲臣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對這10個字進行了簡解,他說:“我上中學的時候,親歷了水上公園西湖的改造,經過天津人民的實幹苦幹,公園變美了,後來我又經歷了改造牆子河的工程,昔日一條又髒又臭的‘龍鬚溝’,如今變成了繁華的商業街,這一切,都是天津人民實幹、苦幹精神創造出來的。好學、創新更是天津的一種精神,近年來,天津就是在好學、創新的精神指引下,從城市建設到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變化。容納也應該是天津的一種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天津才迅速發展。”西沽街的居民高麟旺則用8個字對“天津精神”進行了提煉——“務實、創新、奮進、致趣”。
河東區信訪辦綜合協調科科長王繼軍深有感觸地說:“我從部隊轉業到天津,天津是我的第二故鄉,我親身經歷了近年來天津發生的變化,親眼目睹了天津的發展,縱觀天津厚重的歷史,我體會,這主要來源於天津人自強不息的韌勁,是用愛家鄉的精神建設天津,同時也來源於敢爲人先爭當排頭兵的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天津纔會發生令人感嘆的變化。”
河西區友誼路街誼景村社區黨委書記姜雪芬認爲,城市的精神和地域文化具有密切的關係,精神是文化的生成、提升,文化繁榮發展的根基在羣衆之中,一個城市的精神來源於羣衆。河西區居民蔡振源說,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提煉總結“天津精神”對天津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天津精神”是以人爲本、和諧共進的精神,是開放進取、探索發展的精神,是守正創業、敢於爭先的精神,是不畏困難、苦幹創業的精神,是求真務實、甘於奉獻的精神,是守望互助、共建家園的精神,“天津精神”一定會激勵着天津廣大人民羣衆奮發向上。本報記者張鳴岐何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