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城市精神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領城市發展的一面旗幟,“天津精神”提煉總結活動啓動後,在全市各界引起強烈反響。12月5日,天津市理論界召開“天津精神”討論座談會,大家集思廣益,積極建言獻策。

天津市教科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導榮長海認爲,天津人比全國任何地方的人都更愛家,不張揚、努力把事情做好,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怎樣做,天津人就一定會幹好,同時,天津人民風淳樸,所以他總結的“天津精神”是“熱愛家鄉、堅忍實幹、勇於擔當、守望互助”。

天津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導史瑞傑表示,“天津精神”不要從衍生出來的東西中總結概括,並且要有恆久的價值,不應該是一種價值取向,更不應該是在和別人比較中產生的,應該從人文歷史和社會經濟中提煉,要具有普遍性,要從特有文化中提取。天津有三個特點,“水”——九河下梢,水的堅韌所培育的是實幹進取、樸實圓通等;“海”——濱海城市,海的包容所歷練的是開放吸納、幽默善良;“商”——商埠重鎮,商的開拓所鍛造的是前衛求變、改革創新。

“天津有很多東西是全國第一,比如鐵路、麪粉廠,都是從天津開始的,現在的飛鴿自行車、海鷗手錶也是全國知名,天津傳承了這種精神,可以用‘前衛’來概括。”天津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侯建新認爲,“‘包容’也是‘天津精神’的一個元素,涵蓋中西文化包容、雅俗包容、地區包容、宗教包容。此外,天津市曲藝之鄉,應該把‘詼諧’列入其中。天津地處燕趙之地,有豐富的軍旅文化,所以天津人很‘豪邁’。”

天津商業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導魏胤亭認爲,“天津精神”的提煉一定要走出千城一面的形式,他建議了一個新的切入點,從天津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應該把這個提煉過程長期堅持下去,完成城市靈魂的塑造。
天津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李超元說,“天津精神”要有天津味兒,總結越全面反而越不容易突出特點,所以提煉過程中要有取捨精神,既要包含歷史又要引領未來。他提出的“天津精神”是“心繫家園、務實爭先、兼容河海、拼搏創新”。
天津社科院歷史所所長、首席專家、研究員張利民認爲,“天津精神”要博得大衆認同,詞語要注重歷史傳承、現實發展、引領未來。他說,“開放、誠義、務實、包容、爭先”這種平實的詞語最能體現“天津精神”。(記者趙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