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天津 民生 論壇 文娛 體育 財經 地產 IT 汽車 時尚 教育 健康 科技 遊戲 視頻
 
 
 
 
 
 

劉偉,是天津農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2012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4歲那年,母親帶着他從湖南遠嫁到天津市寶坻區,從此一個叫劉文志的男人成了他的繼父,勤勞樸實的劉文志將劉偉視如己出,一家三口也有過父慈母愛的生活。天有不測風雲,2004年,劉偉的母親因車禍去世,2011年的中秋,劉偉的繼父在給親戚裝修房子時,不慎從房頂摔了下來,被診斷爲“頸六七骨折脫位伴四肢癱”,失去了自理能力。爲了好好照顧父親,當時剛剛通過專升本考試的劉偉決定帶父親去上學。

在天津農學院附近的不到十平米的出租房,記者看到了劉偉和他的父親劉文志。雖然仍然不能下地活動,但是經過康復訓練,劉文志手腳都有了知覺,現在手能拿1-2公斤的東西,也能自己吃飯了。

 
 

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劉偉非常細心地照顧父親,每天早上五六點,劉偉就悄悄起牀,洗漱完畢、煮好粥,然後輕聲叫醒父親,給他穿戴好衣服、洗漱完,並幫他活動一下僵硬的四肢,喂他吃早飯,最後將他抱到輪椅上,打開電視機,安排好這一切,劉偉才放心的去上課。這一幕,在十幾平米的出租屋每天都在上演。

 
 
 
 

爲了讓父親吃的有營養,劉偉也開始學着做飯。“只要父親想吃什麼,我就努力去學着去做。雖然做的不好吃,但兩個人吃的特別有滋味。父親很少夸人,有時候覺得我廚藝有進步,就會說‘這個做的不錯',這時候就感覺暖暖的。”劉偉說。

“去年剛來的時候,我爸上半身沒有力氣,什麼都不能做,那應該是最低谷,經過這段時間的按摩,胳膊和腿都能慢慢伸直,坐着的時候,也能慢慢挪一下地方了。病慢慢好轉,父親的心情也變得開朗起來。”劉偉說,每次看到父親的進步,自己都會非常開心。以前,父親一直忙着工作,沒時間去想自己的愛好,生病之後,可以聽自己喜歡的京劇,心胸也變得豁達起來。

雖然生活清苦,但是劉偉一直很樂觀,“我一直覺得方法總比困難多,所以一路走來,覺得其實沒什麼。”劉偉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勤工儉學,曾去會計事務所、保險公司、圖書館等地打工賺錢。這學期專業課多了起來,劉偉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課餘時間去圖書館幫忙、週末去發傳單打打零工,把賺來的錢貼補家用。

忙碌的生活幾乎擠掉了劉偉大部分業餘時間,他最愛的籃球,也只能偶爾打一次。但是,不管多忙,每天中午12點,下午17點,他都準時回去,給父親做飯、幫父親按摩、用輪椅推父親在附近轉轉。“爸,您覺得哪不舒服?”“爸,您右腿有知覺了嗎?”“來,試着伸伸胳膊。” ……每隔三、四個小時,父親就能再次看到劉偉,所以,即使來到異鄉,即使高位截癱導致行動不便,兒子這樣點滴細心的關懷,也讓劉文志感到溫暖和安心。

說起兒子,不善言談的劉文志掩飾不住心中的自豪和感動。“哪有這麼好的兒子,天天端屎端尿地伺候我。每天從學校到家來回跑三、四次,生活各方面照顧的無微不至。”

 
 
 
 

儘管照顧父親、打工賺錢牽扯了很多精力,劉偉學習絲毫沒有落下,“我現在的想法就是好好讀書,也通過打工與社會接觸,鍛鍊鍛鍊自己的能力。付出總是有回報的,上學期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剛剛結束的這次考試,我覺得考得也還行。”

劉偉不僅學習成績,還擔任着班長。“平時同學們也經常去我家看我爸,跟他聊聊天,在我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們就主動過去照顧我爸。學校領導和班主任也經常來過來,給我們送日用品。”劉偉說,正是因爲這麼多的關心,讓他更有信心、更加樂觀地面對以後的生活。

 
 

對於未來,劉偉並沒有過多的想法,只是想按部就班地把書讀完,一直把父親帶在身邊,照顧好他。“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看着父親一天天好起來,我們爺倆能在一塊,這樣就足夠了。因爲有父親的地方,就是一個家。這麼多年積累下的感情,有沒有血緣關係已經不重要了。父親那麼多年辛苦地把我養大,我也一定會照顧好他的。”劉偉說。

 
 
 
 

記者:董立景

劉偉,一位踏實憨厚的年輕人,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學會了感恩、回饋。他對待生活積極樂觀,在困難面前百折不屈。“把父親帶在身邊,照顧好他,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他用孝心爲父親撐起了一片天,這種超血緣關係的親情更讓我們動容。對待父母,我們或許不需要孝感動天,每天一句問候、爲父母準備一日三餐、爲父母天冷的時候添一件衣服……點滴的關愛就是“孝”。

 
 
 
   
 
【追夢人生第42期】用泥土詮釋中國夢的藝術家
【追夢人生第40期】未來的女飛行員
【追夢人生第29期】89歲的金融志願者
【追夢人生23期】天使一樣的老人蘭長燕
 
 
本期監製:劉雁軍
本期策劃:樑宏峯 王 冰 本期編輯:李孝樂
本期記者:董立景
本期攝影:付文超
北方網新聞中心
 
返回頂部

Copyright (C) 2000-2015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