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月19日,出席天津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薊縣縣長景悅表示,2014年薊縣將全力打好新城建設攻堅戰,落實“美麗薊縣”建設實施意見。
景悅表示,2013年,薊縣着力轉變發展方式,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一批龍頭項目聯動建設、集成開發,工業增加值增長26.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0%,發展金銀花、藍莓等特色種植,改造提升設施農業7000畝,新建放心菜基地1.3萬畝,州河鯉、紅花峪桑葚成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90%以上的農戶進入產業化經營體系。特別是在新城建設取得新突破,安置區新開工63萬平方米,18個村8939人順利入住,新城一期整體框架基本形成。兩個示範工業園擴區4平方公里,津圍二線和倉桑路東延線啓動建設,改造提升了津圍、京哈等主幹路,大修鄉村公路256公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三年規劃全面完成。熱電聯產首期併網供熱450萬平方米,66個小區5萬戶居民受益。盤山消防站建成使用,城鄉電網、市政管網等配套設施同步建設。縣鄉“分稅制”改革深入實施,65%的鄉鎮留成稅收超千萬元。借重用好首都資源成效明顯,來自北京的項目45個,總投資524億元。旅遊集團資產規模達到10億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310家,新培育小巨人企業6家,打造出“百村樓”新亮點,全縣樓宇稅收實現4億元。村級金融服務站實現全覆蓋,全縣貸款餘額225.8億元,同比增長38.7%。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薊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美麗薊縣建設。2013年,於橋水庫水源保護工程、礦山創面治理三年實施方案全面展開,完成府君山廣場改造,實施環城路綠化和馬營路環境提升等重點工程,新增城區綠地42萬平方米。美麗薊縣一號工程啓動實施,揚塵治理、燃煤控制、脫硝改造開局良好,農村中小河流、城區骨幹河道和企業污染源加快治理,村莊衛生清整全面鋪開;全縣完成綠化造林3.9萬畝,是2012年的3倍,生態宜居特色更加鮮明。
民生保障方面,2013年兌現了年初的20項民心工程承諾,科學改造一批大型平交路口,建成府君山廣場過街天橋,對安裕等老舊小區實施了供熱、供水和轉供電改造,爲農村困難羣衆改造危陋住房704戶,整治提升無終園、武定街和鼓樓周邊環境,提高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建立統一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新增就業1.26萬人。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更多人羣,高中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和學前教育提升計劃啓動實施,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縣人民醫院新址主體封頂,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基本竣工,全民健身路徑實現鎮村全覆蓋,文物保護、史志檔案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2014年,薊縣將圍繞“文化古薊州、京津後花園、健康產業城”定位,全力打好新城建設攻堅戰。計劃新開工安置住宅137萬平方米、配套公建14萬平方米,45.8萬平方米住宅竣工,實現22個村5397戶羣衆和諧騰遷,確保12個村8050人順利入住,新城常住人口達到2萬人,統籌服務職能,構建成熟社區。完成水庫南岸騰遷村土地復墾,整體拆平復綠,發展生態農業,形成景觀效果,啓動中央公園建設,建成州河公園二期,完成主幹路網、管網配套和綠化工程,實現新城環境大變樣。集中實施一批商務樓宇項目,搭建產業發展載體。下力引進一批金融保險、旅遊文化、休閒養生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力爭引入1—2家世界500強企業,推動新城開發重點由基礎設施建設向產業導入轉化。全年落地產業項目13個,完成投資100億元,以產業點亮新城。

景悅表示:“2014年,薊縣將堅持生態優先,全面落實《美麗薊縣建設實施意見》,狠抓三項生態工程,努力讓薊縣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
爲此,按照“保護引灤水源、調整種植結構、致富庫區百姓”指導思想,2014年薊縣將全力打好水源保護攻堅戰。高標準打造漁陽鎮綜合示範區。完成林草溼地工程,實現警戒區封網。推廣生態牀養殖技術,完成匯水流域養殖圈舍改造,確保無污染、零排放。安排種植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健全完善生態補貼機制。全力推進礦山創面治理工程。高標準完成首期8個礦區創面治理,修復創面337萬平方米,綠化山體311萬平方米,爭創全國礦山治理典範。統籌實施“四清一綠”行動,完成國華、大唐兩個電廠新一輪脫硫脫硝改造,取締工業和城區燃煤鍋爐,綜合治理河道23公里,建設雨污分流管網22公里,深度治理污水直排企業和規模化養殖場,建立鎮村垃圾收運長效機制,完善以三格化糞池、沼氣池爲重點的污水處理設施,全年建成清潔村莊572個,加快實施城鄉大綠工程,推進新一輪森林防火能力建設,新增造林3.4萬畝,新增城區綠地120萬平方米,實現綠化美化水平明顯提高。
同時,薊縣將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理念,進一步打造大路網體系。逐步整修破損市政路和城中村裏巷街道。改造調整一批景區路,大修鄉村公路305公里。實施路網綠化提升工程,合理搭配苗木灌木,突出大綠效果,形成生態廊道。啓動新城翠屏山水廠建設,改造老城供水管網,新建上倉污水處理廠。建成縣域綜合性垃圾處理廠,配套新建7個區域性垃圾中轉站,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擴大熱電聯產覆蓋範圍,改燃併網185萬平方米。建立城中村清掃保潔長效機制,改造部分老舊小區水、電、暖、路等硬件設施,綜合提升邦喜路、長城路、獨樂寺周邊街容景觀,新建人民西路三角地等一批綠地遊園,嚴格耕地保護,加大對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的監控和治理力度。嚴厲打擊超限運輸、礦山盜採、非法採砂行爲,創建更多平安示範路、文明示範崗。另外,2014年薊縣將進一步加快鎮村發展,集中打造上倉、禮明莊、許家臺等一批新城鎮,推進東部庫區種植結構調整、西部鎮村苗木花卉上檔升級、北部山區旅遊特色村改造提升、南部平原設施農業規模發展,力爭所有鄉鎮留成稅收超千萬元,半數以上鄉鎮突破2000萬元。(記者霍豔華 王冰 明朗 潘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