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6月17日,餘額寶新聞發布宣布正式上線。從一開始,我就對這樣的網絡理財產品進行了關注。』32歲的李宏是天津一家網絡公司職員。『以往的理財產品入門門檻高,而像餘額寶這樣的產品,一元也能入門理財,而且宣傳的的收益比銀行活期高十幾倍。』於是,本屬於『理財小白』的李宏,就這樣加入了草根理財隊伍。
像李宏這樣的人有很多,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餘額寶客戶數已達4303萬人,規模1853億。『草根』理財的隊伍以星火燎原之勢蔓延。
『入門簡單,收益挺高。』李宏說,身邊很多朋友和他一樣,都是看中這兩點選擇網絡理財的。『每天打開支付寶錢包,查看昨日收益成了習慣,有一種滿足感。』
與李宏一樣,廣告公司工作的33歲張峰也熱衷網絡理財。他告訴記者,『過年的時候,本想讓在銀行工作的姐姐幫忙存錢,沒想到她說自己是把孩子的壓歲錢存到了微信理財通上,說是收益更高。』姐姐的一句話,吸引了張峰加入網絡理財隊伍。『春節期間微信理財通七日年化收益率曾高達7.9%,利潤確實很可觀。』
加入的人越來越多,網絡理財也越發受到關注。而年後這些日子,網絡理財產品突然集體『坐滑梯』,讓李紅和張峰這樣的草根理財者不免產生疑慮與猜測,互聯網理財產品是否不像原本宣傳的那樣低風險?更有比較激進一些的網友表示,『這是否說明互聯網金融產品收益高將曇花一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