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鋪網接地氣跑腿促民生
——靜海“五聯戶”打通爲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天津北方網訊:“如何建立起服務民生的長效機制,使黨員羣衆心連心,打通爲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爲解決這個問題,靜海縣在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積極推行普通黨員分組聯戶、村幹部按片聯戶、鄉鎮幹部駐村聯戶、縣直部門包村聯戶和縣級領導入村聯戶的“五聯戶”工作法,構建起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聯繫服務羣衆網絡。工作中,100個單位迅速部署,1500個黨組織廣泛動員,30000名黨員自覺行動,把“民生”、“發展”作爲服務根本。
鋪開“一張網”:接地氣,聽民意
“現在俺們村家家戶戶都有便民服務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聯戶黨員,很快就能得到解決。”樑頭鎮谷莊子村村民張大娘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服務羣衆,就要走到百姓身邊去。在谷莊子村,按照“村民居住相鄰、黨員聯繫方便、每45戶左右一個服務網格”的原則,全村被劃分成6個服務網格,19名有聯繫服務能力的黨員分別對口聯繫490多戶村民。村黨支部根據全村羣衆的年齡、文化結構和從業、居住情況,組織聯戶黨員爲羣衆提供黨務、村務和需要代辦領辦的服務事項等諸多便民服務。
一張明白紙,一本聯繫服務手冊,一張服務卡,一條服務熱線,一本服務檯賬,黨員幹部帶着感情深入基層接地氣,解決問題送溫暖,有效提升了黨員服務羣衆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在全縣城鄉,以村、社區、工業集中區爲單位,劃分428個黨建工作集中區。按照居住相鄰、上門方便原則,以45戶左右爲1個服務網格,在全縣劃分3197個服務網格,每個網格都建立黨小組,共聯繫20多萬戶羣衆,基本實現黨員幹部全員參與、聯繫羣衆全面覆蓋。
辦好五件事:百姓動嘴,黨員跑腿
宣傳政策、徵求意見、化解矛盾、解決難題、促進增收,這是該縣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確立黨員幹部重點要做好的“五件事”,事事圍繞發展主題,事事不忘關注民生。如今,隨着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縣深入開展,他們又進一步公開黨員幹部服務聯繫方式,確保每戶羣衆的意見得以充分表達。8890、12371等服務熱線高效使用,網絡互動、短信互通等信息交流平臺不斷健全,形成了“在線聽民意、網下解民難”的聯動機制。同時,縣、鄉鎮、村三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更加標準化、規範化、便民化。黨員幹部集中精力辦好關係羣衆出行、就業、就學、就醫、住房、社會保障和增收這民生“新七件事”,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農民羣衆。
活動開展以來,1000多件黨員羣衆訴求得以解決,100個服務事項爲羣衆提供一站式服務,“十有”標準促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向爲民服務陣地轉變。“百姓動嘴,黨員跑腿”,盡心竭力搞服務,解決“最後一公里”,已經成爲廣大黨員幹部服務羣衆、服務民生、服務發展的生動實踐。
建機制:效果如何,羣衆定奪
走進縣黨員服務中心,在網絡總控機房,工作人員正在登錄“五聯戶”黨員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羣衆信息管理系統,對近一週來全縣各部門和單位黨員幹部幫扶羣衆情況進行彙總收集。通過這個信息平臺,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對基層羣衆問題“收集、分類、流轉、督辦、反饋”的“五步走”辦理流程。
基層黨組織將黨員幹部收集的羣衆訴求隨時錄入,各鄉鎮局黨委組織部門掌握情況後,按所屬類別和難易程度對其進行分層分類,逐一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解決時限,對基層難以解決的,通過上報流轉到相關部門解決。下一步,將通過系統實時檢查工作進度、全程跟蹤問題解決情況,對臨近辦結時限的進行提示,對超期辦結或不能辦結的進行問責,並在適當範圍內通報。最後,羣衆訴求解決後,由相關部門或黨員幹部及時向羣衆反饋,並進行滿意度調查和徵求意見建議。
黨員服務羣衆最終效果如何?定出目標曬承諾。今年初,聯戶黨員幹部與所包村街簽訂目標承諾書,明確聯戶任務,年底就承諾事項完成情況作出說明;各鄉鎮、村街製作“五聯戶”服務網格劃分示意圖和聯戶體系架構圖,並通過“共產黨員戶”掛牌,讓羣衆瞭解每件服務事項的內容、處理情況,有效發揮羣衆評價效用。
服務好不好,監督是關鍵。該縣建立了“五聯戶”工作專項督查組,完善工作月報、督查、通報制度,採取電話抽查、入戶瞭解、現場推動等方式加大督查力度,並於每月底將活動開展情況以信函和網上發佈等形式向全縣通報,推動落實聯戶服務要求。同時,制定農村、機關、教育、衛生等6個領域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服務型黨員“雙百分”考覈標準體系,並逐級開展黨組織書記“聯述聯考聯評”活動,將考評結果作爲評先評優、晉級提職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