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大門見聞:『數字口岸』建設讓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津雲 作者: 編輯:姜雯馨 2025-08-20 08:31:30

  天津北方網訊:8月19日,沿著“班列”看上合大型融媒體報道組記者抵達內蒙古二連浩特,在二連站與一輛從天津開往蒙古的中歐班列“勝利會師”。在等待辦理通關手續的過程中,記者采訪了鐵路部門的工作人員,了解班列出境的環節和流程。

  二連站貨運交接所副主任李東介紹,中歐班列到達這裡需要辦理包括鐵路部門的車輛檢查、貨物檢查、票據核對,海關辦理通關,邊檢進行查驗等多項手續,要確保車輛在行駛中不出故障,貨物平穩安全地送達目的地。

  “在二連浩特鐵路口岸,裝車、簽字確認、報關流程全部實現了電子通關。這主要是得益於我們的‘數字口岸’建設,讓辦理出入境中歐班列手續由以前的7至8個小時,縮減到最快2個小時,大幅壓縮了中歐班列的通關放行時間。”李東介紹,目前,“數字口岸”系統實現票據電子化以及海關部門的電子通關,包括出口國聯運單管理、出口查驗管理、貨物交接單生成、車輛交接單生成、運送運具管理,空箱出境申報,進口國聯運單管理等30餘項功能,實現“數據網上走、通關無紙化”。很多業務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線辦理。

  除了數字化建設之外,中歐班列的運行也離不開許多普通工作人員的默默守護。班列司機賈彩林有著20多年駕駛經驗,從2013年首輛班列從口岸出發以來,他就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牢牢地和班列綁定在一起。他告訴記者,班列全線7000多公裡,他只是其中最靠近國門的“一棒”,從起點到終點,司機們通過“接力”的方式,一路護送中歐班列平穩開行。

  談到其中的辛苦,他笑笑表示,這是自己的職責。他所回憶到的都是“苦中帶甜”的難忘片段:趕上春節不能回家,在國門邊檢處吃上熱騰騰的餃子;與司機班組老搭檔的多年友誼與相互支持;在草原上偶遇野驢、黃羊等野生動物的驚喜;看到戈壁逐年變綠的欣喜……他與班列的故事,就是中蒙貿易往來日益緊密的見證,也是中國邊境城市日益發展,欣欣向榮的見證。

  從二連站出發來到二連浩特口岸,記者記錄了中歐班列穿越國門的瞬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是中蒙最大的陸路口岸。自2013年首趟中歐班列通行以來,這裡已經累計接運出入境中歐班列突破2萬列。經這裡運行的中歐班列線路由最初的兩條線發展到70多條,通達10餘個國家,70多個樞紐站點。

  國門是國家的象征,是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國家對外開放和交流的門戶。二連浩特口岸景區講解員趙麗麗在采訪中告訴記者,這座橫跨在口岸鐵路之上的國門是口岸建設以來的第三代國門。從最初兩柱一梁式的鋼筋水泥建築,到後來的橘黃色兩層磚混,再到現在這座巧妙融入“北”字造型的現代化展館建築,國門的變遷也記錄了中國對外關系的發展和二連浩特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座中國北大門上,“中華人民共和國”7個鮮紅的大字分外醒目,國門下方橫跨寬軌、准軌兩條鐵路,是連接中蒙俄三國的交通大動脈。軌道上,不時有列車往返通行,異常繁忙。

  曾經駝鈴聲聲的古絲綢之路,如今奔馳著的是現代化的鋼鐵列車,滿載的是萬噸級的標准集裝箱。中歐班列不僅僅是中歐之間貿易往來的交通大動脈之一,更是連接國與國之間團結互信、合作共贏的紐帶。

  (沿著班列看上合報道組)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