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8月15日至19日,由中國科協、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單位承辦的第3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簡稱國賽)在內蒙古工業大學隆重舉辦。
本屆大賽以“勇擔時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聚焦數理化基礎科學、生命健康、生態環境等國家戰略領域,首次引入現場科技挑戰任務和“青少年成長支持計劃”,來自全國35個少年組代表隊、22個青年組代表隊以及18個國際代表隊的近700名青少年精英同場競技,共同探索科技創新前沿,展現青春擔當與無限潛力。

天津代表隊由天津科技館精心選拔組建,來自益中學校、薊州區第一中學、實驗中學、第四中學、英華實驗學校的5名選手參賽。他們在天津科技館的帶領下,憑借精心准備、飽滿熱情和出色發揮,成功斬獲中國科協主席獎、“未來宇航員”問天獎和“碼高杯”創新人纔獎等多個獎項,充分彰顯了天津青少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勃勃生機。
在個人挑戰賽、團隊挑戰賽中,經過多輪競賽比拼,來自天津市實驗中學的景軼飛同學以優異成績斬獲了極具分量的第3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國科協主席獎,這也是我市繼2016年第31屆大賽後,歷時十年再次喜獲該獎項。

“青少年成長支持計劃”雙選會上,天津代表隊捷報頻傳。來自天津市實驗中學的景軼飛同學又憑借在空天科技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潛力與創新思維,榮獲“未來宇航員”問天獎和“碼高杯”創新人纔獎;程智恆、武潤希同學獲“科行創新獎”觀察員資格,將走進科創企業研學實踐,拓展科研視野。

賽場內外,天津選手們以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應對各類前沿挑戰,展現出對國家科技戰略課題的深刻洞察和創新方案。景軼飛在賽後分享道:“這幾天的比賽讓我大開眼界,極大地拓展了視野和見識。比賽不僅培養了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在今年賽制改革後尤其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我的目標是繼續聚焦工程學前沿技術,為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作為天津賽區組織單位,天津科技館緊跟國賽改革步伐,注重考察選手的創新思維、團隊協作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本屆市賽吸引了全市16個區322項作品申報,經嚴格評審,選拔出5名選手出征國賽,通過培訓、模擬挑戰任務等方式幫助他們適應國賽的節奏與模式,為最終優異表現奠定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天津科技館將持續打造高品質青少年科技賽事平臺,激發更多青少年投身科研,助力科技強國建設。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人纔通過這個舞臺脫穎而出。
(津雲新聞記者 苑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