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為深入貫徹海關總署『智關強國』行動部署,天津海關推動重點項目取得成效,全力為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已構建起以空客天津總裝線項目為龍頭,集倉儲物流、生產制造、保稅維修、保稅培訓、融資租賃等航空相關企業為一體的監管布局,吸引了龐巴迪公務機維修、古德裡奇航空維修、西飛國際航空制造、PPG航空涂料、安勝模擬機制造等國內外重點航空項目集聚。今年1-7月天津市出口空載重量超過2噸的飛機(以下簡稱『飛機』)28架,同比增加12%,出口量位居全國首位。
破局區外監管 延長產業鏈條
『海關創新了區外保稅維修模式,不僅不用繳保證金,維修周期還縮短了近一個月,我們承接國際訂單的底氣更足了!』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常謙感慨道。
這一變化源於天津海關創新推出的『特殊監管區域外保稅維修』監管模式,用『企業信用+動態監管』替代傳統保證金制度,直接為企業釋放每年約4億元的資金佔用壓力,讓資金『活』了起來。針對飛機維修中發動機需單獨出口的痛點,天津海關創新『飛機和發動機分開申報』模式,通過進境時分別備案,破解了維修過程中的物流梗阻。
聯動『保稅維修+融資租賃』 順暢產業銜接
近日,天津海關成功為區內租賃公司的四架空客A320飛機辦結融資租賃飛機保稅維修再租賃全鏈條業務,為企業節約包括機組費、燃油費等成本約320萬元。
綜合保稅區『境內關外』特點與保稅維修現行的規定要求有差異,天津海關強化與自貿、商務、環保等部門協同聯動,通過制定一個創新方案《天津海特境外飛機『保稅維修+租賃』業務方案》,讓保稅維修企業與綜保區內租賃企業實現『無縫聯動』——維修後的飛機可直接通過融資租賃方式重返全球市場,既降低了時間成本,又鞏固了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飛機融資租賃國家的地位。
智慧賦能監管 提高服務效能
近日,在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的海關監管系統與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系統)後臺,全流程數據正實時傳輸至海關端,這是天津海關『保稅+ERP』場景應用的成果,既保證了監管嚴密,又讓企業感受到便利。
針對保稅維修『非標准化生產』和『舊壞件管理』兩大難點,天津海關開發了保稅維修加工貿易貨物銷毀處置系統,讓舊壞件銷毀、處置流程從『企業多頭跑』變為『數據多跑路』。
從破解資金瓶頸到打通產業鏈梗阻,再到用智慧手段提昇監管效能,天津海關以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航空保稅維修產業從『集群發展』向『全球領先』邁進。
(津雲新聞記者 吳宏 通訊員 吳勛 杜萌 關鵬 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