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第三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福建泉州開賽。
與其他創新創業大賽不同,參與第三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的選手,既有高校的科研經歷,也都在企業設置的博士後工作站進行過項目攻關。因此,比賽在聚焦國家關鍵核心技術的同時,也貼近企業需求,便於成果轉化。競賽共設置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7個類別,其中,人工智能、機器人和節能環保都是今年新增的項目。共吸引國內外1700多個項目參賽。
天津代表團中來自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的127個博士後項目,逐一亮相。眼前這個機器人,由天津大學博士後李艷華和濱海新區阿童木機器人共同研發的,最大負載達到200公斤,而且能完成軀乾扭轉等復雜動作,在生產汽車零部件時,能夠兼顧左右兩邊的生產線,降低成本。今年5月,市人社局等部門,將項目納入重點服務名單,幫他們對接了更多場景,阿童木機器人也准備在濱海新區泰達智能無人裝備產業園,進行落地生產。
大賽還同步舉辦了簽約活動,天津企業質譜生物和中醫藥大學,將在人工智能賦能生物醫藥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天津力神和鈉坤碳源科技,將在新能源電池上進行技術創新,兩個項目都會在天津落地轉化。以本次大賽為契機,北洋海棠基金還為本市博士、博士後創業增加了1億元基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