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0月26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福建泉州晉江開幕。本屆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博創引領四十載 智匯賦能向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以賽促創、以賽促融、以賽促引”,推動博士後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深度對接。本屆大賽構建“4組別+7賽道”的競賽體系,涵蓋創新賽、創業賽、海外境外(“一帶一路”)賽、揭榜領題賽四大組別,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與機器人、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石油化工、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及其他行業七大領域。

據了解,天津代表團127個高質量項目挺進決賽,196名選手齊聚閩南,以全賽道覆蓋的參賽陣容展示天津博士後創新前沿成果。此次天津參賽項目呈現三大突破性特征:在項目質量上,聚焦合成生物、綠色環保、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相當比例項目與信創、生物醫藥等天津重點產業鏈深度耦合;在創新體系上,構築起"雙一流高校+海河實驗室+科技領軍企業"協同創新矩陣;在開放維度上,借勢上合組織峰會溢出效應,吸納31項海外項目深度參與,為產學研融合注入國際視野。

本屆大賽,天津還融合了展示交流、揭榜領題、創業服務等內容,並設置人纔招聘專區。35家單位攜帶530個博士後崗位現場求賢,其中來自天開園企業的崗位有170個。這為企業與博士後人纔的“雙向奔赴”搭建了平臺。
“前期,我們在項目選拔、賽前培訓、參賽保障及激勵政策等方面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目前參賽選手信心飽滿,狀態穩健。”天津代表團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借助此次大賽,全面展現天津博士後工作改革發展的成果,也為天津博士後優質項目搭建產學研共融的橋梁。”

近年來,天津堅持“聚天下英纔而用之”,系統構建博士後人纔“全周期賦能、全鏈條培養”的優質生態。自1985年在全國首批開展博士後工作以來,天津累計招收培養博士後近9000名,出站留津率超60%。這些紮根津沽大地的青年纔俊,已成長為各領域產業的中堅力量與科研先鋒,湧現出兩院院士2人、國家傑青14人、長江學者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3人,獲得省部級以上人纔稱號超過300人,承擔省部級以上重點專項900餘項,其中國家重大科技專項7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9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00餘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5330篇,取得發明專利3449個,形成了一支“善科研、會轉化、能創業”的高素質博士後人纔梯隊,為天津高質量發展築牢人纔支橕。(津雲新聞記者 段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