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幗英向大會作了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回顧過去的一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立法與監督這兩項重要工作中,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着眼“兩大整治”適時調整立法
據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肖如川介紹,去年年初確立的30多項立法計劃中,並沒有明顯涉及有關“兩大整治”的立法內容,後來省人大常委會根據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時對此計劃進行調整,追加了新的立法項目或加快了相關法規的立法進程。比如易製毒素化學品管理、收容遣送管理、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自然保護區管理、旅遊管理等法規的制定,就是在“兩大整治”背景下及時制定出來的相關法規。
去年立法計劃的這種及時調整,是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多年來立法工作的一貫作風。廣東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許多法規的制定在全國都具有先行性和試驗性,充分展示了立法“試驗田”的效用。去年的實踐再次表明,廣東又一次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全國前面,這些地方法規的出臺必將對今後的“兩大整治”工作起到有效的法制保障作用。
監督省財政預算人大獲尚方寶劍
人大監督工作在過去的一年,顯著的亮點是促成《廣東省預算審批監督條例》(下稱《條例》)於去年5月1日正式實施。這部《條例》成功地解決了預算透明度的問題,將預算草案規定列至項級。
以往人大在審議批准政府預算時,只掌握20多個類級收支總數,體現其具體運用的300多個款級、500多個項級的財政資金則完全由政府主導支配。人大審議時只能看大概,也就無從實施高效有力的監督。
今年的省財政預算報告收入與支出明細賬均較上次會議詳細。從去年開始的對省委、省政府、省“兩院”等部門的單列預算審議,這次大會也增加到了27個。政府還向代表提供了長達144頁的《廣東省省級部門預算試點單位預算表》(2002年度),這是以往沒有的。有代表評價說:“試點部門的這份預算表非常詳細,細到政府部門購進一臺電腦是什麼型號、價格都列出來了,這使人大在審議政府如何使用納稅人的錢時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