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魚嘴扁扁長長像鴨嘴,牙齒鋒利細尖,眼珠又圓又大有點像人眼,嘴前沿有兩個鼻孔
專家稱這種怪魚產自北美愛吞食其它魚類對本地水產養殖會造成生態災難應追查來源
去年11月底曾報道廣州岑村某部官兵發現鴨嘴怪魚,經專家確認為美洲雀鱔。昨日,又有漁民在珠江捕撈到一條與雀鱔類似的怪魚,珠江水產研究所正在對其進行鑒定。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追訪怪魚來路,如果這個喜歡吃魚的外來物種控制不好,可能對本地水產養殖業造成嚴重後果。
怪魚牙尖性情凶悍
前幾天,廣州經濟開發區西基村漁民霍某在珠江上捕撈,撈上來一條罕見的鴨嘴蛇身怪魚,連經驗豐富的老漁民也不認識,於是昨日致電本報。
記者看到,鴨嘴怪魚被裝在一個大水缸裡,怪魚嘴扁扁長長像鴨嘴,牙齒鋒利細尖,眼珠又圓又大有點像人眼,嘴前沿有兩個鼻孔,不時伸出水面一張一合地呼吸,身上像鯉魚表鱗,尾鰭圓形帶花紋。據測量,這條怪魚長約65厘米,寬約10厘米,有1.8千克重。好奇的村民用手去摸摸魚背,沒想到這家伙還挺凶,一頓左扭右擺,還張開大口露出白森森的尖利牙齒,令人不寒而栗。
專家呼吁查清來源
記者將情況反饋給珠江水產研究所,檢驗中心辦公室鄭主任初步分析說,從怪魚鼻孔大眼睛大嘴扁長來看,可以認為
是生活在水底層壓力大所致,但由於珠江黃埔區附近靠海,無法斷定是淡水魚還是海洋魚;從表皮魚鱗看,應該屬於鯉科魚類;而從該魚具有兩個背鰭來看,又應該屬鱸型目。鄭主任表示,准確斷定需要親眼看看纔行,希望記者將圖片寄給他看看先,再作進一步鑒定。
一位對水產頗有研究的業內人士稱,雀鱔現在自然狀況下只生存在北美洲,目前我國尚未聽過有以正當的渠道引進這種魚。而從珠江兩次發現怪魚來看,可能是有人通過其它途徑悄悄引進來了。他頗為擔懮地表示,雀鱔是一種肉食種類,總愛躲在水草中伺機吞食其它魚類,如果不加控制地大量引進、繁殖,很可能對本地的水產養殖業造成嚴重後果。他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追訪珠江怪魚的來龍去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