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處遺址21處危險
北方網消息:昨天上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張大禎描述了山頂洞的現狀。“1929年,裴先生髮現北京人頭蓋骨時,山頂洞是完整的,然而現在的山頂洞有一半多已經露天了。一進洞,很明顯地就會看到山頂洞的內頂板、南側壁的岩石有大量鬆散的堆積體,遇到稍微劇烈的震動,很容易就塌方。”
從2003年的10月9日開始,中科院專家一行4人對遺址進行了爲期1個多月的全方位地質調查,這是周口店被確立爲世界文化遺產後進行的首次大規模地質病害調查。
據說在此前,周口店遺址羣共發現有學術價值地點27處,而這次勘察中共有21處存在危險隱患,其中特別危險的隱患有8處。除山頂洞外還有第四地點、猿人洞和鴿子堂洞頂都存在着塌方的危險。另外他們還發現存在山體滑坡現象,在猿人洞、第四地點等洞穴上方的山體都不穩定,岩石很鬆動,山體有要滑落的跡象。
專家分析,一旦這些地方遇到大雨,形成泥石流,不僅會徹底毀壞珍貴的世界遺產,還可能帶來研究人員甚至是遊客的傷亡。
過度開發危害遺址
當記者詢問到,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周口店遺址出現如今的病害狀況時,張副局長向記者解釋道:首先是地震、爆破和火車震動的影響,這些震動有可能造成岩石從較陡的斜坡滑落,產生塌方。建設在遺址旁邊的採石廠的爆破作業,對遺址保護非常不利,而周圍水泥廠的粉塵容易形成酸雨,侵蝕岩石。此外,不遠處鐵路上過往列車產生的震動對遺址的損害也不可小看。
其次,當初由於考古的技術有限,在考古挖掘中操作不當、過量的開發,使得坡度過大或者洞頂過薄,致使洞頂塌方、斜坡滑落。
再次就是物理風化作用和環境污染的影響,長期的日曬雨淋以及粉塵形成的酸雨對岩石造成腐蝕,容易脫落。
加固工作年底動工
張副局長介紹說,在2003年年末,專家組已經來到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現場,對現存問題進行了多方考證,最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保護規劃》和相關的保護方案。據介紹,這部保護規劃目前已經提交上級有關管理部門,一旦通過審批,將全面啓動修復加固工程。
針對周邊環境的清理問題,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的楊海峯院長介紹說,當初各位專家草擬的北京人遺址病況調查報告已經在去年年底接受了專家評審,這個報告一旦通過評審後,管理部門將做搶險和加固處理。按照楊院長的推測,順利的話最遲將會在今年的年底全面開工。
楊院長介紹說,目前大家已經對周邊環境進行了全面的整治,包括附近的水泥廠、採石廠目前已經全部清理完畢,周圍的住戶也已經在去年年前全部遷出並得到妥善安置。周口店遺址的保護是個系統工程,如果要完成,估計預算將達億元。現在的想法是,未來的周口店將成爲一個大型的遺址公園。以此來開發周口店附近的旅遊資源。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給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保護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質支持。
新聞鏈接 世界遺產可能除名?
2003年底,據北京一家知名媒體報道,保護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委員會的負責人劉宇光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由於長期以來周口店遺址保護工作僅停留在呼籲階段,長期的資金匱乏使保護工作一直處於停滯階段。
根據聯合國《世界遺產公約》規定,凡由於保護不力或過度開發等人爲原因損壞的自然與文化遺存,將被取消“世界遺產”資格而列入“瀕危遺產”名錄。如果再不採取行動,周口店遺址甚至會有被從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除名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