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頂住美國壓力 二十國集團約堡峰會通過聯合宣言
· 市政府召開第91次常務會議
· 實現祖國統一 解放軍時刻准備著
· 地鐵11號線8號線完成重要節點 11號線一中心醫院—水上公園西路雙線貫通 8號線站內自動扶梯全部安裝到位
· 緬甸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 今日津城晴轉多雲 明日有大風降溫 請注意保暖
· 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正式落成 看看裡面都有啥?
· 日本軍事評論家:高市早苗涉臺謬論嚴重背離日本民眾和平意願
· 銀發經濟注入發展新動能 子牙經開區高新產業園簽約兩大重點項目
· AI信創融合 共築鏈群生態——2025京津冀信創產業集群對接交流活動在津舉辦
 

獨家採訪製片人:《每週質量報告》幕後新聞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5-15 16:23
 

 

  北方網消息:如果說《東方時空》改變了中國人早晨不看電視的習慣,那麼《每週質量報告》又開創了中國人另一個高峯收視時間———爲了看看什麼食品有問題,大家習慣在每週日中午打開電視。

  這個說法並不誇張,央視新聞頻道總編室最新的一組調查顯示,新聞頻道所有欄目中綜合評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每週質量報告》。在央視的收視調查中,一檔非黃金檔節目有這樣的成績非常鮮見。

  看多了《每週質量報告》中對層層黑幕的暗訪,新報記者“明訪”了該欄目的製片人吳光秋和主持人章偉秋,聽他們講述這個欄目的幕後故事。

  確定“吃”爲主攻對象 選題來自權威調查

  在《每週質量報告》之前,中國並沒有一個單純把焦點對準產品質量的節目。《每週質量報告》是在非典期間誕生的,當時公衆空前關心食品安全和食品衛生。最初的幾期節目,重點揭露了製售不合格的口罩、防非典藥品、防護服、稀釋消毒水等不法行爲。製片人吳光秋說,隨着時間的推進,《每週質量報告》逐漸由關注所有產品質量轉變爲重點關注與食品藥品及其與食品、藥品有關的產品的質量。

  “在中國的消費市場上,衣食住行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問題。但是如果買了一件不合格的衣服,扔了它就可以解決問題。或者買的房子出了問題,我們可以直接找相關部門處理。但是對吃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媒體應該有自身的使命感,關注問題時也要有個輕重緩急。我們關注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食品問題,所以觀衆不可能不關注。”

  在確定了“主攻”對象後,《每週質量報告》先後曝光了多個有質量問題的食品。這些食品涉及不同的省份,而且往往是該地區的名牌產品。吳光秋告訴記者,《每週質量報告》獲得新聞線索的途徑並不像《焦點訪談》———《焦點訪談》的線索有一半以上來自各方面的投訴。而《每週質量報告》每期的選題則是參照國家有關部門對產品質量問題的抽查結果,並不具隨機性,“不是像一些觀衆想象的,好像這段時間我們覺得什麼產品可能有質量問題,或者得到觀衆提供的線索,就去暗訪了。”

  在得到有關部門抽檢的數據後,如果某個產品的合格率低於往年水平,或者近年來持續走低,那麼這個產品就有可能被編導們圈定,成爲記者們的調查目標。吳光秋特別強調,《每週質量報告》的選題有其自身的科學性,力求反映的問題具有普遍性,避免隨機性和隨意性。

  調查採訪像搞刑偵 每句話都得經推敲

  《每週質量報告》目前有40多位編導、記者,吳光秋說在欄目誕生的一年時間裏,爲了追求節目的嚴謹,有一個記者曾經耗時半年做一個片子。“我經常跟記者說,你們要注意自己的每一個措辭,對‘個別’、‘極個別’、‘少數’、‘極少數’這些程度副詞,一定要有嚴格的界定。做這個欄目的記者,應該要求每一句話都經得起推敲,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記者站在被告席上,他應該有充分的理由對自己的每一句話做出解釋。”

  支撐這種嚴密性的是《每週質量報告》規範化的採訪流程。吳光秋向記者介紹,在獲得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後,編輯記者首先進行的是相關產品的資料收集。“然後記者會像刑偵一樣進行現象調查,和這個產品所屬的行業接觸。在編導拿到記者反饋的情況後,接着由製片人、編輯、記者一起確定該產品的重點產區,鎖定具體產區後,再由記者帶着機器去暗訪,進行個案調查。”

  據吳光秋介紹,《每週質量報告》報道的問題食品中,很少涉及北京。之所以這樣,“並不是我們有壓力,不敢曝光北京的類似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將目標鎖定重點產區,才能反映問題的普遍性。”

  記者暗訪要有底線 只能見證不能參與

  在《每週質量報告》中,觸目驚心的鏡頭往往來自記者的暗訪。吳光秋說,在記者暗訪時,他要求記者第一要確定自己的社會角色定位,第二要清楚哪些暗訪技巧是不可以用的。

  吳光秋解釋,記者要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是說不能因爲記者的採訪而破壞事物的原生態。比如說不能誘導造假,假如一個人三年前造過假,但是現在他洗手不幹了。我們的記者就不能因爲要拍片子,讓人家再造一次假。“幾年前,有一個廣州記者暗訪賣淫者,當時在社會上引起的爭議很大。因爲他的介入,一個妓女又進行了一次賣淫活動,其實如果不是因爲這個記者的‘暗訪’,至少那一次賣淫活動是不會發生的。”吳光秋補充說,在記者的暗訪中,所扮演的角色永遠都應該是事件的見證者,而不應該是事件的參與者。

  至於說暗訪的技巧,由於一些造假事件同時存在着涉黑問題,記者一旦被造假者發現真實身份,就會有生命危險。吳光秋說,中央電視臺很重視保護記者的人身安全,不但爲記者配備了最先進、安全的偷拍機器,還採取了諸多其他措施。出於保護記者的考慮,具體的措施吳光秋表示不便透露。

  吳光秋還提到一點,造假者也是人。一旦造假者離開工作場所,走進家門,記者就應該關掉機器。

  盼望質量問題消失 節目停播纔算成功

  作爲《每週質量報告》的製片人,吳光秋說自己一直不追求節目的轟動效應,他更看中欄目的可持續發展。“欄目的影響力越大,可能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多。如果有一天欄目被停了,我希望是因爲沒有質量問題了,我們沒有選題做了,而不是其他的原因。到那時,纔是我們真正該論功行賞的時候。”

  每個星期的《每週質量報告》播出之後,有質量問題的相關企業都會瀕臨破產。吳光秋說,“我希望我們的節目像一隻啄木鳥,把樹裏的蛀蟲啄出來,爲了更好地保護樹木的成長。”

  從長遠講,吳光秋希望《每週質量報告》能推動中國出臺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只有加大對造假者的處罰力度,加大造假者的違法成本,才能更行之有效地制止造假行爲。在我們曝光重慶火鍋底料加入工業石蠟事件後,重慶的火鍋底料協會發表聲明,如果再有人在底料中加工業石蠟,那麼他就不能再在重慶生產底料,但是這個造假者還可以去成都或者更遠的地方繼續自己的造假生涯。我們應該採取更多的措施讓造假者無處藏身,而不能讓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稿源 北方網 編輯 王冰
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揭開薊縣“小肉”的祕密   04-02-22
每週質量報告:老陳醋上桌 細品嚐有怪味(圖)   04-02-08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基金贖回嚴重藍籌股鏈條被破壞 A股直下4600?
封基套利無間道 三類基金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一度跌破5000點 牛市爲何有七成股民虧損
政策缺乏“主見” A股市場必然迷失
南汽、菲亞特“協議離婚”?2009年或正式分手
廣東大勝山東奪九連勝 大鵬再下三分雨取34分
首節實錄:弗老大上場助推姚麥 火箭大比分領先
弗老大引領火箭板凳大爆發 斯科拉享受主力待遇
全國女排聯賽總決賽將開始 天津女排考慮引援
雄鹿主帥贊易建聯比諾天王出色 稱其防守是楷模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空調鞋美國問世 每雙鞋售價約60美元(圖)
“嫦娥一號”衛星試傳月球圖像數據
“野生中華鱘再現長江”遭專家否定
一級保護動物懶猴半夜爬上農婦蚊帳
從嫦娥失蹤到華南虎風波 看中國式網絡影響
周杰倫承認新專輯銷量下降 只關心是不是第一
《鐵嘴銀牙》主創宣傳 佘詩曼力撐陳小春(組圖)
田亮葉一茜蜜月要享受自然 新娘不會退出娛樂圈
傳楊樂樂汪涵處分居狀 陷感情危機
張韶涵抱病出席代言活動 衣服下滑頻護胸(組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