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當今的大學教育,就有令人揪心的傷痛。招生黑幕是其中之一。對於很多人來說,招生黑幕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但正如官場腐敗一樣,人們有一個“認識過程”,當腐敗已經成爲躲不開的態勢,公衆纔可以放心地使用“官場腐敗”一詞,同樣的道理,如果早兩年,誰敢說有高校在招生中敲詐考生呢。現在,終於有一個學校因爲做得太過分,而成爲新聞。答應交十萬,就錄取了;一說不交,檔案就退了;再說交,又錄取了!這真是中國教育的奇恥大辱。也許你覺得,多時,這是周瑜打黃蓋,考生家長還生怕我送不出去,所以,不能算敲詐。但是,拿着國家的教育資源,做着這種貓戲老鼠似的殘酷遊戲,還不算敲詐的話,敲詐一詞就只好退出漢語了。
就在人們小聲地嘀咕,“北航事件只是招生黑幕的冰山一角”的時候,西安一所高校勒索考生的新聞出來了。這個學校只收兩萬。它收到一個隻身拖着兩個上大學的孩子的母親,母親在學校領導面前下跪了,但是,錢,一個不能少。
因爲工作的關係,我手頭正在編一組關於上世界初葉,我國最早的那一批大學校長的稿子。看看那一代人樹立的大學教育精神,對照今天的現實,真令人仰天長嘆,悲從中來。雖然那一批大學的名字,至今不改,但實質卻好像一個人已經做了變性手術,早就不是一回事了。國家壟斷的教育資源,按行政級別任用的大學領導,思想上長期的正步操練,使部級大學就像國家的另一個部,部屬大學就像另一個局。走進大學校園,難以感覺到進步的清新空氣,想象不出那裏保存着時代最銳利的思想。相反,你會感到一股腐朽之氣。
“大學校長論壇”剛剛結束,音猶在耳。我們愛講究爲了什麼會議就營造什麼氣氛,給會議獻禮,可是,我國的大學獻給這個論壇的,竟是“勒索考生的招生黑幕”。也許將來,中國會有著名大學。但是目前,至少那些以降低錄取分數線爲誘餌,首先勒索了考生,然後才錄取考生的學校,不是在辦著名的大學。可以設想,哪怕是一個學校一年只招了一個這樣的學生,那股惡臭也會在學校瀰漫,並毒害學子的。勒索考生,十萬元也罷,二萬元也罷,都不啻是餵給學子們的“毒奶粉”。
也許有的身在學府官員,平時還在以社會腐敗爲藉口建立道德優越感呢,但是,在這個“問責”幾乎成爲一個時髦詞的時候,出了敲詐考生醜聞的學校,在媒體上巧言令色地抽象肯定“負有責任”,同時又具體認定做奸犯科的人居於學校“邊緣”,以爲這樣就可以脫身“責任”。在我們的大學裏,出了學術腐敗沒有人負責,難道出了勒索考生的刑事案件,當事學校的領導,仍然不需要負責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