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颶風“珍妮”給海地造成特大洪災,大批土地和房屋被大水沖毀,13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受傷,1000多人失蹤,受災居民達30萬,經濟損失難以估量。此時,駐海地的中國維和警察部隊官兵的安危令祖國人民牽腸掛肚。28日,記者電話採訪了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先遣隊隊長邵偉明。
記者:喂,是邵偉明先生嗎?我是新華社駐古巴記者,今天是中秋節,向你們表示節日問候。
邵偉明:好好,感謝您的關心。我們27日晚已經過了中秋節了。因時差關係(海地比北京晚13個小時),當時這裏雖然還沒有到中秋節,但爲了與國內同步,我們提前過了節。雖然沒有月餅,但總算吃上了白菜、西紅柿和鮮豬肉。這是我們到達海地後吃的最好的一頓晚飯。我們希望通過新華社向祖國和家人表達我們的良好祝願。
記者:海地正在遭受特大洪災,你們都還好吧?
邵偉明:受災的是海地西北部,首都太子港位於海地中部,未受颶風襲擊,因此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沒受影響。
記者:現在你們住在哪裏,居住條件怎樣?
邵偉明:我們先遣隊30名同志9月17日離開祖國開赴海地,經過一天一夜飛行於當地時間18日中午抵達海地首都太子港。之後,我們被安置在太子港郊區一個廢棄的大倉庫裏,條件很艱苦,沒有電,沒有水,沒有蚊帳。至於電話、電視等“高檔生活用品”連想都不要想。到達的第二天,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的同志來看望我們,並給我們送來了飲用水。我們雖然離祖國和家人遙遠,但祖國親人無處不在。
記者:沒有電,你們怎麼生活?在海地你們過得慣嗎?
邵偉明:我們用自己帶來的發電機發電,可以用電爐做飯燒菜。當地食物品種單調,市場上賣的大多是土豆、木薯、胡蘿蔔之類的東西,我們只好吃些國內運來的野戰食品。因新鮮綠色蔬菜吃得少,再加上天氣熱,有些同志開始上火,嘴上起泡。但他們並未因此休息。(說到這裏,邵偉明的話音情不自禁地停頓了一下。)戰友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我感動,我爲有這樣的好戰友而自豪。
記者:你們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邵偉明:我們現在最大困難是通訊閉塞,沒有電話,沒有電視,雖有便攜電腦但不能上網,不能發郵件。遠離祖國,不能與家人聯絡,這是很煩惱很痛苦的事情。30名先遣隊員中大多數都已成家,有的同志孩子才幾個月大。
記者:中國維和警察部隊的大本營在哪裏?
邵偉明:根據聯合國安排,中國維和警察大部隊的營地位於太子港國際機場附近的一塊空地上,那是塊被廢棄的荒涼之地。沒有供電和供水設施、沒有現成房子且不說,其周圍環境非常複雜,反政府非法武裝和各種犯罪活動十分猖獗。可以說,中國維和警察部隊的營地環境和條件在所有各國維和部隊中是最差的,但爲了國際和平事業,中國欣然接受了聯合國的安排。
記者:你們現在每天干什麼工作?
邵偉明:先遣隊的主要任務一是保持與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聯絡和溝通,二是爲大部隊的到來作準備。爲此,30名先遣隊隊員要在大部隊到來之前平整土地,打好地基,建造圍牆,拉好鐵絲網,修建營房和各項生活設施,而這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動手解決。海地不僅貧窮落後,而且社會動盪、長期內亂,現在又遇上特大洪災,不能指望當地政府給中國警察部隊提供什麼幫助。好在國內運來的建材、食品等各種物資已經運到,否則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了。
記者:聽說30名先遣隊員中還有女性?
邵偉明:是的,共有4名女性。我們隊伍中不管男的還是女的,個個都是好樣的,不僅功夫過硬,而且個個都是能工巧匠,什麼活兒都能幹。現在,白天緊張忙碌,夜晚還得忍受蚊子的叮咬和騷擾。此外,因臨時駐地周邊環境複雜,大家還得日夜輪流站崗。
記者:海地西北部受災嚴重,有的國家維和部隊被派去參加抗洪救災,你們會去嗎?
邵偉明:不會,因爲我們剛到不久還沒有站穩腳跟,但先遣隊的任務和責任並不輕鬆。他還說,未來中國維和警察部隊的任務將十分艱鉅: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平息暴亂、鎮壓非法武裝、收繳非法武器、保衛重要設施、訓練當地警察等等。
應聯合國要求,中國決定向海地派出一支由125人組成的維和警察防暴隊,這是我國第一支赴國外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防暴警察部隊。這125名維和警察是公安部從北京、天津、上海和重慶四個直轄市公安防暴總隊及公安邊防部隊中選拔出來的,經過爲期3個月的嚴格訓練和聯合國的考覈評估,因此個個政治素質強,業務精,身體好。據瞭解,其餘95名防暴警察將於10月份啓程開赴海地與先遣隊會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