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十分罕見!朝鮮被指向日本海發射十多枚導彈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6-02)
· 『引進來』也要『走出去』!生態城代表團赴新加坡『上門招商』
· 天津新聞 (2024-06-02)
· 天津市『延安精神永流傳』系列活動在西青區第六埠村啟動
· 端午節高速公路不免費 假期尾日車流量最高峰
· 歷時兩個多月 第六屆『天津好童聲』少兒歌手大賽落幕
· 藝潤童心 美育新人 天津市三幅集體作品參展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
· 『乘著歌聲的翅膀——門德爾松作品音樂會』衝泡『音樂下午茶』
· 夫妻一方違背公序良俗的直播打賞,法院判決應予返還!
 

陳錫文談當前農業情況和農村政策(實錄)

http://www.enorth.com.cn  2005-01-31 11:55
 

 

  [主持人郭衛民]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昨天已經正式公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媒體十分關注,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先生同大家見面,做進一步的解讀,並回答大家的提問。現在就請陳副主任做一簡要介紹。[10:02]

  [陳錫文]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昨天新華社全文播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這個《意見》,就是中國農民和很多從事農村工作的人非常熟悉的中共中央發出的2005年一號文件。大家知道,去年中共中央也發出了一號文件,是2月8號公佈,2月9號國務院新聞辦開了新聞發佈會。所以,我特別感謝國內外媒體長期以來對“三農”問題的關注,也非常感謝國新辦每次在中央文件發表後就立即召開這樣的新聞發佈會。[10:06]

  [陳錫文]去年中共中央發出了一號文件,今年中共中央也發出了一號文件,兩個一號文件都是針對農村工作,足見黨和中共中央對農村工作的重視。之所以這樣,很重要的是中國在跨越世紀之交邁入了新的階段,進入新世紀,大家在整個新世紀發展中看到的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加快。各種生產要素都開始高速大規模的向城鎮集中,這也是世界各個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必然的經歷,中國也不會例外。[10:07]

  [陳錫文]但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在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都沒有像中國有這麼多的農民。現在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國家,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的過程中,有的國家的農業得到了加強,但有的國家農業反而受到了削弱。所以,中國政府正是吸取了別的國家的教訓,特別關注農業,因爲中國有着數量巨大的農民,必須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爲中國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10:09]

  [陳錫文]大家也感覺到,媒體也給予了大量的報道,在我們黨召開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的時候,那是2002年年底,當時江澤民總書記在十六大報告中,代表黨中央提出在這個階段我們必須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在2003年初,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那個時候剛當先選爲新的總書記不久的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重要的講話,明確提出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就是明確了在這個階段中國的黨和政府對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在全部工作中所處的地位。[10:09]

  [陳錫文]在2003年,中共中央發出的關於指導當時農村工作的文件中又進一步明確,要長時期的實行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這三句話構成了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黨和政府對待農業的態度,以及對待農業問題採取的一系列的政策基礎。概括起來就是要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的方針,要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堅持對農業、農村、農民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就我個人的理解,去年的一號文件、今年的一號文件都很好的體現了中國黨和政府的基本思路和制定政策的要求。[10:11]

  [陳錫文]關於當前農村經濟的基本狀況,以及這個文件的內容和重點,新聞辦已經有一個材料發給大家,所以具體情況我就不多講了。我就先介紹這樣一些基本的看法,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的話,只要能回答,我樂於回答。[10:12]

  [道瓊斯金融通訊社記者]第一個問題,在2005年政府計劃在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多少資金?如果可能的話,在之後的兩年中有沒有這樣類似的數據?第二個問題,政府對於2005年糧食生產預期的產量是多少?第三個問題,2005年是否還會有農業稅,還是政府會繼續進一步的減免這方面的稅收?[10:13]

  [陳錫文]我簡單的回答一下你提的三個問題。政府對於農業的投資,在整個國家的財政性的投資中大概佔三分之一左右。因爲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政府比較強調財政要逐步建立成公共財政,各種各樣的投資應該說正在實行多渠道、多主體的方式,在全部的投資比重中,政府所佔的投資並不是主要的部分。但是,在政府用財政資金進行的投資中,農業所佔的比重是不低的,具體的數額大概在700億元以上。[10:25]

  [陳錫文]第二個問題,關於2005年糧食預期性的目標。去年在人民代表大會上代表們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曾經提出2004年的糧食總產量希望達到9100億斤,但這是一個指導性的目標。從全年實行的情況看,是可以超額完成的。今年的具體目標還要到人代會上再決定,但是我想,從整個市場需求的情況看,政府的要求是希望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水平,如果能有所增長的話,更好。[10:26]

  [陳錫文]第三個問題,關於對農民實行減免稅的問題,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會進一步加大減免稅收的力度。當然,具體減免多少還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財政報告的時候才能正式決定。[10:26]

  [CCTV記者]農村在取消“兩工”之後,我們發現一方面起到了減輕農民負擔的作用,但是同時我們感覺它似乎又是一把雙刃劍,使原本就很薄弱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顯得明顯的不足,比如我們在採訪中發現,去年的南方大旱不是因爲水資源的緊缺,而是因爲工程性缺水。因爲水利工程出現老化的現象,在很關鍵的時刻起不到作用,長期下去的話,這個問題會顯得很嚴重。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關於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此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措施?謝謝。[10:27]

  [陳錫文]您提的問題確實是近兩三年來各地農村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大問題。僅僅是水利的話,在中國有灌溉設施的耕地面積就要超過8.3億畝,所以水利對中國的農村是非常重要的。這麼大規模的水利建設,並不都是甚至主要不是靠政府的投資建成的,而是大量的運用農村的勞動力,通過勞動積累的形式建設起來的。在稅費改革的過程中,之所以要取消“兩工”主要是針對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有一些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本來是應該由政府來投資的,有一些地方違背了政策,強迫農民出工,這就侵犯了農民的利益。[10:28]

  [陳錫文]第二種情況,在有一些地方,建設這些工程設施的時間可能和農民經營性的安排有衝突,比如他自己家裏有其他的商業活動要做,或者這個勞動力已經外出打工了,不在家,在農民自願的情況下,本來是可以不出工,出一定的錢來完成他的任務,但是一些地方出現了強迫農民出錢而不讓農民出工的現象,因此也侵犯了農民的利益。所以,取消“兩工”主要是針對這兩種情況。[10:28]

  [陳錫文]但是,中央的政策歷來是鼓勵農民投工、投勞的,就是他自己用勞動建設能夠使他自身的生產和生活直接受益的工程,中央的政策歷來是鼓勵和支持的。這次的文件中特別強調了這一點,第一,只要是農民能夠直接受益的中小型的工程;第二,通過嚴格民主討論的決策程序;第三,要讓農民參與監督這些工程費用的開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繼續由農民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工、投勞。[10:29]

  [陳錫文]根據水利部門的統計資料,在稅費改革之前,中國整個農村爲了恢復水利設施和建設新的水利設施,至少投工數量要達到100億個。可以想象,如果這些工都用錢去購買的話,我想1000億元買不下來。所以,這樣大面積興修水利工程完全靠政府拿錢,現在還是做不到的。現在文件中強調繼續鼓勵農民爲了改善自己的生產、生活條件,爲了自己生活的美滿、生活的方便,自力更生,投工、投勞。[10:30]

  [陳錫文]大家如果看了這個文件,應該注意到有兩點,一點是這個文件特別強調有關的政府部門必須制定嚴格、具體的政策措施,來界定什麼樣的工程可以讓農民投工、投勞,什麼樣的工程不可以,並且規定要經過農民民主討論的程序。第二,文件中也明確規定,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要建立對農民投工、投勞的小型水利工程給予他需要購買材料的部分經費補貼,我想,後者隨着國力的增強會不斷地加大。[10:31]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現在有些經濟學家,很多官員都提出,目前中國是二元化結構的社會,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地加大。前段時間,在中央到黨校舉行了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當時農業部政策與法規司表示,雖然2004年中國農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中國農村和城鎮的收入差距可能會加大到七倍。今年的一號文件裏國家有沒有相關的措施?第二個問題,今年的一號文件第七條提到了改革和完善農村投融資體制改革,健全農民投資機制,現在農村普遍存在着農民之間的民間拆貸情況,請問您認爲如何改善農村民間的投融資體制?[10:33]

  [陳錫文]關於第一個問題,一段時間來大家都非常關注,就是關於中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問題。2003年,根據統計局測算的數字,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大概是3.23倍,也就是3.23個農民的收入相當於一個城鎮居民的收入。去年一號文件中,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支持農民收入增長的政策,再加上去年天氣比較好、收成比較好,糧食價格有了比較明顯的恢復,所以去年農民收入增加是比較多的一年。[10:34]

  [陳錫文]從目前各方面瞭解的情況看,2004年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會進一步的擴大。今年的一號文件媒體都報道了,一共分九個部分,第一部分直接講了中央要採取各項政策來幫助農民增收,包括會繼續減輕農民的稅負。關於農民增收的問題,對中國來說,還有8億多農民,要想迅速地使他們的收入達到城鎮居民的水平,這是很難做得到的。[10:35]

  [陳錫文]但是,從我們的政策方向上大家都能看到,一是中央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來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二是要對農產品市場進行合理的調控,保證供求總體平衡,價格基本穩定;三是不斷地減少農民的數量,使得繼續務農的農民逐步的擴大經營規模;四是在財政方面應該更多地向農業、農村傾斜,讓農民更多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通過這些措施,我想,農民的收入會逐步地加快增長,但是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相信,絕不會出現向您剛纔講到的,有的專家測算農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擴大到七倍以上,這是絕對不可能的。[10:35]

  [陳錫文]第二個問題,民間拆借問題,很多經濟學家都注意到了,其實政府也很關注這個問題。在農村,民間融資的活躍,實際上就表示正規金融對農業和農村支持的不足。[10:44]

  [陳錫文]所以,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非常強調金融部門的改革以及通過改革來加強對農業、農村的金融支持。在農村,民間金融借貸或者民間借貸不能夠完全消除,即便在城市也是這樣,但是正規金融對農業、農村、農民支持的加大,就會縮小民間金融的市場,剩下的部分,金融部門應該加強對這些民間金融借貸的監管,比如說控制利率水平,不讓它變成盤剝農民的高利貸,同時要監督他們借入和貸出的狀況,避免金融風險。[10:45]

  [越南VNA記者]中國有7億多農民,其中過着貧窮生活的比例佔多少?在2005年,中國政府有何計劃使這部分農民的比例縮小,把這部分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10:47]

  [陳錫文]我想你指的是中國政府講的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的減少問題。你大概知道,2003年底,這部分貧困人口在中國是2900萬人,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大概可以減少300萬人。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已經明確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四條措施:第一,文件明確要求中央財政繼續增加對扶貧資金的投入;第二,經過探索,提出來應該把各方面投入貧困地區的開發性資金結合起來綜合使用,因此推出“整村推進”的措施;第三,鼓勵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的龍頭企業帶動貧困農民的就業;[10:48]

  [陳錫文]第四,政府要增加投入,對於貧困地區,尤其是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對他們進行專業職業技能的培訓,讓他能夠更多的轉移到其他地區去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去年減少300萬未解決溫飽的人口的數量,是二十一世紀以來這四年時間中減少最多的一年。所以,今年在文件中沒有明確提出具體要減少多少,但是我想採取這些措施之後,一定會在2600萬左右的水平上進一步降低這部分人口的數量。[10:48]

  [《南華早報》記者]陳主任,您剛纔講到要減少農民的數目,增大他們的生產規模。現在很多時候,農民的減少是因爲他們失地,土地用在其他用途上,怎麼能做到減少農民數量的同時又能保證他們生產規模的擴大呢?那些不再種田的農民,政府怎麼解決他們的社會保障和就業的問題?另外,想問一下去年糧食生產的缺口是多大?預計今年的目標怎麼樣?謝謝。[10:49]

  [陳錫文]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想你大概已經瞭解,去年在加強宏觀調控的過程中,政府對於控制土地的流失是高度重視的。去年曾經採取了這樣的政策,首先是凍結了半年農地轉爲非農業的建設用地,就是不審批,實行了嚴格的控制。其次,去年10月底的時候,國務院出臺了28號文件,這個文件對於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佔地,佔地之後怎麼保障農民基本的社會保障和給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做了明確的規定。[10:54]

  [陳錫文]剛纔講的減少農民數量來擴大繼續務農農民的經營規模,他們和城市化、工業化佔地的那部分失地農民不是一個概念,工業化、城市化當然會佔用一部分土地,對於失地農民,中央政府制定了政策的基本趨向:第一,中國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第二,對於工業化、城市化佔用的農民的土地,一定要讓這部分農民能夠分享到工業化、城市化的成果,不能讓他們更貧窮,要讓他們有保障。[10:54]

  [陳錫文]至於擴大農地的經營規模,中國實行的是家庭承包土地的基本農村經營制度,是指農民在承包期內(法律規定30年),如果願意到城裏打工,他的土地就可以在自願、自主的情況下轉讓給別人耕種,繼續在家務農的人就可以擴大經營規模。[10:55]

  [陳錫文]第二個問題,糧食缺口的問題,是指當年國內糧食產量和總需求量的缺口,從2000年到現在,一直存在這樣的缺口。去年中央政府提出的糧食預期的生產目標是9100億斤,而去年的國內總需求大概是9800億斤,這樣按預期算就有700億斤的缺口。但是,由於全年氣侯比較好、糧價比較高,農民又有種糧的積極性,所以實際缺口並沒有這麼大,最終這個數字在2月底人代會召開之前,國家統計局會公佈去年糧食的具體產量。[10:59]

  [陳錫文]可以這麼說,今年一號文件的主題,之所以要強調提高土地生產能力建設,也是希望提高土地產出率之後,逐步縮小現在糧食產出的缺口。但是,應該強調,我們現在國家的糧食庫存還是相當充裕的。同時,從2004年開始增加了糧食的進口,從1997年到2003年之間,中國是糧食的淨出口國,去年已經轉爲淨進口國,大概進口了800多萬噸糧食。儘管糧食生產和當年的需求存在缺口,但是市場上絕不會出現供求緊張的局面。[10:59]

  [上海解放日報駐京記者]我想提這樣一個問題,去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是增加農民的收入,今年一號文件的主題是提高農業的綜合能力,這是不是意味着農民的增收問題是可以向提高綜合能力轉變的?謝謝。[11:00]

  [陳錫文]這個問題其實剛纔回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時候曾經講到,中國農民收入的問題要解決將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所以絕不是說去年農民增收比較多,中國的農民收入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但是,去年中國農業中確實出現了一個亮點,就是農民的收入增長幅度比較多,據我現在瞭解的情況,全國農民人均增加300塊錢以上的收入。[11:01]

  [陳錫文]所以,在去年,農民自身也比較擔心,覺得去年糧食增產比較多、增收比較多,2004年一號文件中支持農民的政策會不會改變?針對這個問題,去年8月份,胡錦濤總書記在四川農村調查的時候,面對面的回答了農民這個問題,他對擔心政策變的農民說了三句話,說“行之有效的政策絕不會改變,要增加給農民實惠的政策會進一步保持穩定,隨着國力的增強,還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業、農民的扶持”。[11:01]

  [陳錫文]去年農民增收有多方面原因,我剛纔講到氣侯好,各種農產品增產,價格回升,使得農民銷售同樣的產品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但其中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就是政策給農民直接減負增收。我算了一下,去年最受農民歡迎的五項政策,我們把它叫做“兩減免、三補貼”,免除了農業特產稅,降低了農業稅,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對農民種植糧食給予兩種補貼,以及對農民購買農機具給予一定的補貼,農民從中得到實惠451億元。[11:02]

  [陳錫文]如果你看一下今年中央文件的第一部分就能看到,去年給農民的451億元全部都保留着,並且都得到了新的加強。也就是說,這個文件非常好的體現了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的好政策不能變,給農民實惠不能減的精神。這說明,儘管文件強調的主題是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但是絲毫沒有忽視農民的增收問題。[11:02]

  [陳錫文]我想強調一點,剛纔講到,中國農村有數量如此龐大的農民,都要靠政府去補貼讓他們致富,這是做不到的。所以,一方面強調政府對農民採取增收減負政策的同時,還要找到農民致富的治本之策,就是加強農民生產能力建設,只有這個能力加強了,農業的效益才能真正提高,農民才能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更多的收益。[11:03]

  [《中國日報》記者]剛纔陳主任提到,我們國家對農業、農民有政策性的補貼,一號文件中也提到要建立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對農業和農民的保護措施。我想問,我國農業WTO黃箱政策使用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在國際上是什麼樣的水平?第二個問題,有統計表明,中國農產品的貿易逆差2004年可能達到55億美元,其中我國傳統上比較有優勢的畜產品貿易逆差也有10億美元左右,請問陳主任怎麼看待這個逆差?我國今後農產品的貿易會不會就是這樣一種趨勢?謝謝。[11:05]

  [陳錫文]關於第一個問題,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黃箱補貼的數額是根據國家的發展程度不同來確定的。目前,發達國家補貼可以相當於農民生產總值的5%,發展中國家是10%。但是,在中國入世的過程中,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中國政府最終承諾的黃箱補貼數額相當於農業生產總值的8.5%。應該說明,中國政府儘管給了農民一些補貼,但是和我們向世貿組織承諾的8.5%的生產總值相比,遠遠沒有達到。[11:10]

  [陳錫文]第二個問題,確實大家都關注到了,去年中國農產品的進出口出現了比較大的逆差,這其中有多種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去年農產品的進出口結構有了比較大的變化,最突出的是在2003年的時候我們還出口了超過2000萬噸的糧食,但是去年我們卻進口了800萬噸糧食。所以,糧食由淨出口變爲淨進口這一項一定會使得糧食貿易順差和逆差的局面發生很大的變化。關於糧食進出口方面存在的逆差,剛纔我在回答《南華早報》記者時已經講到,我個人估計,國內糧食產需缺口在一個階段內還會存在,所以糧食進口大於出口的現象大概在一個時期內還會持續。[11:11]

  [陳錫文]至於其他方面,像鮮活農產品、蔬菜、水果、畜禽產品等等,這些年出口的數額還是增加比較多的。您剛纔提到畜產品去年前11個月10億美元的逆差,我想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中國國內的市場消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有一部分高檔或者我們不能生產的產品擴大了進口;[11:12]

  [陳錫文]第二個方面,中國去年畜產品的出口坦率的說在某些地方遇到了新的貿易壁壘,就是有一些國家大幅度的提高了農產品進口的質量標準,我想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對提高人體健康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這樣的標準應該有科學的依據,應該對國內的產品和進口的產品一視同仁。所以,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更好地解決農產品進出口的質量標準問題以及解決一部分國家對自身農產品出口的補貼問題,大概會緩解中國農產品出口方面遇到的一些不太公平的對待。[11:13]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前不久我聽到陳主任做過一個報告,您說2005年的農民增收空間很小,去年增收的原因是政策和價格的問題,您剛纔也說了價格和氣侯不是任何時候都有利的。請您從專家的角度來談一談農民今年增收的難點在哪裏?怎麼解決?第二個問題,前不久統計局公佈了一個數字,去年的玉米產量過剩,大米生產不足,在農民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誰能告訴我,明年到底種什麼才能賺錢”,他通過什麼樣的渠道才能瞭解到他所種的東西跟市場的需求是一致的?第三個問題,溫總理說過,用五年的時間來全面減免農業稅,根據去年的執行情況,是否能夠提前兩年完成?[11:15]

  [陳錫文]第一個問題,從去年秋天開始一直到現在,如果有機會、有場合,我總是強調這句話,不要認爲去年農民增收幅度比較高,就認爲農民的收入問題比較好解決了。我總是強調,今年氣侯和價格是很不確定的。考驗到這兩個因素,今年農民收入增長的難度會比去年加大。所以今年中央的一號文件就更強調要實行支持農民增收的好的政策,要求各級政府和各級幹部更好地把這些政策貫徹到農村的基層。根據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第十個五年計劃的綱要的規定,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的幅度要努力達到5%左右,這仍然是我們今年農民增收的目標。[11:16]

  [陳錫文]第二個問題,其實全世界的農民,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說這個話,告訴我明年應該種什麼。應該說,把市場的供求狀況怎麼樣及時、準確地告訴農民,這是政府的責任。政府也要採取一些調控的手段和政策,比如什麼時候某個產品過剩了,爲了保護農民的利益,政府可能就要採取擴大儲備等等措施。我想,農民自己也從市場價格的變化中感受到了這個產品在市場上多餘或者缺少的程度。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可以看到,除了政府採取的政策和措施之外,非常強調的就是農產品的市場建設,特別是要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建設。[11:17]

  [陳錫文]第三個問題,去年3月5號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要用五年時間取消農業稅,這是我所知道的在這個會上引起掌聲時間最長、最強烈的一句話。大家也知道,減輕農民稅負之後,中央政府是要增加轉移支付的,這樣才能保證基層政府、農村的教育衛生事業繼續發展,所以強調五年免除,有很大一方面是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以及地方政府的財政政策。[11:25]

  [陳錫文]去年開始,有一部分地區完全免除了農民的農業稅,中央政府在2004年安排了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完全免除農業稅,向農民少收的稅負完全由中央政府轉移支付。但是,去年中央的一號文件中規定,如果地方政府願意,省市一級政府也可以對基層增加轉移支付,同意他們免除農業稅,這樣實際上去年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8個省市自治區免除了農業稅。[11:25]

  [陳錫文]今年的一號文件中關於稅收減免同樣有這樣的規定,就是中央鼓勵地方政府,有條件、有能力可以自行免除,據我的瞭解,今年到目前爲止,大概又有16個省區提出減免農業稅,到目前爲止,今年可能有25個省市自治區會全部免除農業稅。因此,從目前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看,就應了你剛纔說的那句話,去年說用五年,現在看來可以不用五年,可以用更短的時間來減輕農民的負擔。[11:26]

  [陳錫文]我想,地方政府有這麼大的積極性,主動地去取消農民的農業稅,至少表現了兩條,第一,各級地方政府也跟中央政府一樣,高度地關注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第二,也表明各地的經濟水平在不斷增強,所以省、市兩級政府也可以有更多的財力去支持基層免除農業稅。據我瞭解,到去年年底,中央財政爲地方減除農業稅,增加了轉移支付是524億,各地省市政府在中央財政增加對農民減免稅收、增加轉移支付的同時大約增加了150億,但是今年還會進一步增加,到底能減除多少,我想人代會結束之後,大家就都會知道。[11:26]

  [郭衛民]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11:27]

稿源 新華網 編輯 樑宏峯
爲中國農業持續發展——中央一號文件公佈之際   05-01-31
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爲了中國農業持續發展   05-01-31
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05-01-30
中央、國務院關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意見   05-01-30
陳錫文:中國糧食庫存充裕 不會現供求緊張局面   05-01-31
陳錫文:中國今年將加大對農民減免稅收的力度   05-01-31
陳錫文:我國農村工作基本思路出現三個轉變   04-02-09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實力機構週末薦股精選 六諮詢機構推薦13只股票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劉國樑:郝帥團體發揮不錯 08陣容沒放棄他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