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時事評論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漁民在黃岩島看到中國海警:很高興 很開心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5-16)
· 天津新聞 (2024-05-16)
· 『國際博物館日』天津主會場活動發布多項成果 平均每百萬人擁有5.9家博物館
· 德國瑞典警告歐盟:不要學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增加關稅
· 河東區舉辦世界家庭醫生日宣傳活動 居民家門口享受專業醫療服務
· 河東區舉辦世界家庭醫生日宣傳活動 居民家門口享受專業醫療服務
· 天津制定2024年營商環境質量提昇行動方案 實施6項行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 天津地鐵每周五延時半小時 17日起市民乘車更快捷方便
· 2024年天津國際家居博覽會啟動 規模近7萬平方米 參展品牌近500家
 

關注漢城改名真實意圖 更名涉及主權問題

http://www.enorth.com.cn  2005-03-23 17:33
 

 

  在媒體的大討論中,“漢城改名”已經遠遠超出了語言範疇

  一個城市更改它的外文譯名,似乎只是語言方面的小問題。但韓國首都漢城要把中文名改稱“首爾”,卻影響甚大。在媒體的大討論中,已經遠遠超過了語言範疇。

  漢城並不是第一個對外改名的城市。10年之前,印度孟買將英文名稱從“Bombay”改爲“Mumbai”,爲的是脫去英國殖民地的痕跡。不久前的3月7日,南非通過決議把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恢復最早的名稱“茨瓦內”,同樣也是爲了表示與種族隔離時代徹底決裂。

  於是,人們很容易做這樣的類比: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在興師動衆地討論研究了一年之後決定改中文名爲“首爾”,內心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麼?

  改名爲哪般

  漢城市長李明博在1月19日宣佈改名時解釋說:“漢城”這個名字在發音上與韓文的真實名稱有着較大的出入,因此改爲發音相近的“首爾”,以便讓韓國首都在城市名稱上與世界接軌。

  目前,韓國不僅將本國互聯網上的中文頁面和發行的各種中文書籍中的“漢城”改爲“首爾”,而且已經開始陸續通知使用漢語的媒體改名,以儘快讓世人接受。

  2月28日,《瞭望東方週刊》收到了一份韓國駐華使館文化新聞處發來的傳真,希望本刊在報道中能夠在“引導中國人正確理解大韓民國首都的名稱”方面予以協助。傳真中還配發了一篇題爲《稱“漢城”爲“首爾”不是改名,而是正名》的文章。

  遼寧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博士張東明告訴《瞭望東方週刊》,韓國在歷史上確實不止一次碰到過外來詞與韓文之間翻譯沒有采用國際化標準造成的麻煩。1997年金泳三總統執政後進行了重新規範,到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時,基本沒有再碰到類似問題。

  不過,上個世紀,韓國也確實發生過排斥漢語的事件。二戰後,韓國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爲專用文字。於是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都被取消。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韓國政府曾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直到1999年,金大中總統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

  對於“漢城”改名“首爾”,韓國人的看法也並不統一。記者在韓國的網站上看到,有人認爲,“漢城”的“漢”字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漢朝,也有人認爲,“漢城”這個名稱讀起來很有氣勢,很有作爲韓國首都的風範,倒是“首爾”有些怪異。

  中國人的兩種反應

  中國媒體對於韓國的這一舉動非常關注。自1月19日至今,不斷有媒體刊登關於漢城改名首爾的文章。據記者瞭解,其中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對這種做法表示質疑和難以接受,另一種則認爲應該寬容接受。

  第一種觀點認爲,“漢城”這個稱呼是1395年朝鮮王朝的開國皇帝李成桂所定,並非中國人創造。至今這個名字在漢文化圈已使用了600多年,包括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海外華僑,還有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近15億人口都已非常熟悉,改名將會帶來極大的不便。

  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表示,雖然韓國要改名是他們本國自己的事情,別國無可厚非,但使用漢文的人也有自己的表述權,別國無權強制他們接受這種改名,否則就有干涉文化內政之嫌。再說,用韓文和英文書寫和稱呼的Seoul並沒有改變,只是更改中文譯名——這是否算是一種針對華人的片面通告呢?

  另一種觀點則說,即使改名有韓國民族自尊心的因素,也應該予以理解。如果太斤斤計較,是否也超出了正常的民族自尊心呢?大方接受韓國的提議,表明我們平等待人,尊重其他民族的意願。當然,更名需要一段時間,也希望韓國不要急於馬上徹底更改。

  更名涉及主權問題

  目前,漢城市政府已向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出正式信函,要求接受新的名稱“首爾”。但《瞭望東方週刊》從中國外交部瞭解到,中國政府目前尚未予以答覆。

  而民政部已經就此問題進行研究。民政部地名譯寫研究中心負責人鍾琳娜對《瞭望東方週刊》說:“我們研究中心已經開過一個專家討論會,不久民政部還將召開一個會議對此問題達成統一意見,並上報國務院。”

  之所以要反覆研究討論一個譯名,鍾琳娜說,主要是因爲這涉及國家主權的問題。她說:“類似‘漢城’這種讀音與英文不相近的翻譯,世界其他地區也有。國際上通行的原則是名從主人,如果其他國家都要求中國改名,我們就沒有自己的主權了。”

  外國地名的中文譯名與中國譯名有出入的情況,“漢城”並不是首例。今年1月,在越南“北部灣”這個地區的中文名稱上,中國和越南曾經進行過協商,以在聯合國文件中有一個統一的說法。越南的中文譯名是“灣北部”,而中國是“北部灣”。當時,民政部地名譯寫研究中心向外交部提出的方案是“北部灣(Gulf)”。

  鍾琳娜說,最終中越兩國的統一口徑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在這個問題上,兩國並沒有很大爭論。

  名字真的能改過來嗎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查看了一下國內外華文媒體,有些已經開始使用“首爾”這個新名稱,比如《中國日報》中文版、《中國青年報》、《南方都市報》、《大公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它們有些文章直接使用“首爾”,有些則是“首爾(漢城)”。

  《瞭望東方週刊》從《南方都市報》瞭解到,他們改名主要是考慮到韓國方面已經宣佈改名,使用“首爾”比較準確些。而新加坡《聯合早報》的一位資深記者告訴《瞭望東方週刊》,新加坡政府沒有規定應該使用什麼名稱,《聯合早報》現在使用“首爾(漢城)”作爲過渡,這符合報社的一貫做法。

  現在韓國最期盼的是中國政府的答覆。不過,即使中國最終願意接受“首爾”,這個讀起來有些拗口的新名稱,是否能真正在漢語世界廣爲流傳還是一個問題。

  印度的孟買從1995年將英文名稱改爲“Mumbai”,但至今“Bombay”這個老名字仍然流傳在街頭巷尾,只有官方在使用新名字。日本東京附近的琦玉縣也是如此,當地人只知道原來的名字“大宮”,沒幾個人知道“琦玉”。

  而且不論“漢城”改名“首爾”到底爲哪般,中國國內涌動着“韓流”,韓國則出現了“漢風”,這種文化的交融已經成爲不可阻擋之勢。

  中國朝鮮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李敦球對《瞭望東方週刊》說:“現在許多韓國年輕人喜歡把自己的名字寫成中文,政府官員們爲了不落伍也爭相學漢語。在韓國的外語學院中,收費最高、競爭最激烈的已不再是英語專業,而是漢語。這與30年前中文系無人問津的情況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稿源 瞭望東方週刊 編輯 樑宏峯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實力機構週末薦股精選 六諮詢機構推薦13只股票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劉國樑:郝帥團體發揮不錯 08陣容沒放棄他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