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7日,吉爾吉斯斯坦民眾在比什凱克衝擊政府大樓。(美聯社圖片) |
『我不會逃……如果必要的話,我會拿槍保衛這個政府,我知道怎麼用槍。』6月17日,吉爾吉斯斯坦代總統巴基耶夫在記者招待會上講了這番話。當天上午,數百名示威者衝進吉首都比什凱克的國家政府大樓,在軍警驅趕下,示威者雖然被逐出大樓,但這一幕與3個月前的『顏色革命』幾乎一模一樣。與此同時,另兩個『變色國家』———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沒有迎來理想中的『民主與繁榮』,反而激發了不少新的社會矛盾。這種現象早已令獨聯體內外的媒體議論紛紛,而一家美國媒體說的最大膽———『變色國家』正面臨二次革命。
吉爾吉斯斯坦:『革命』的禁忌已被打破
自從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出走、反對派成功奪權以來,吉局勢始終不穩,加之7月10日,該國將舉行總統大選,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6月13日,吉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我的祖國』黨領導人巴雷克塔巴索夫屬於持有吉護照的哈薩克斯坦公民,因此拒絕將其登記為總統候選人。6月17日上午,約500名巴雷克塔巴索夫的支持者衝進了吉政府大樓示威,其中一些人還要求代總統巴基耶夫辭職。據報道,在這次騷亂中,從阿卡耶夫家鄉趕赴首都比什凱克的民眾多達8000人。巴基耶夫馬上返回首都與強力部門領導人商討對策,最後,吉警察和內務部隊強行驅散示威群眾,造成41人受傷。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引發吉爾吉斯斯坦動蕩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首先,支持和反對阿卡耶夫的兩股勢力仍在較量。吉現政權最近對阿卡耶夫及其家族利益加大了審查和打擊力度。一是要引導輿論走向。反對派衝擊政府大樓後,吉官員異口同聲地指責阿卡耶夫幕後操縱。巴基耶夫說,從示威者包中搜到的財政開支表顯示,阿卡耶夫的女婿至少向示威者提供了2.8萬美元。
二是壓縮阿卡耶夫親屬的政治空間。繼6月14日,吉法院裁定取消阿卡耶夫女兒議員資格的決定有效後,吉總檢察長向議會正式提出廢除阿卡耶夫之子的議員豁免權。三是加大對阿卡耶夫本人的壓力。吉當局正在請求俄羅斯方面配合調查阿卡耶夫。
其次,新政權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危機四伏。吉代理第一副總理庫洛夫雖然最終決定與巴基耶夫配對參加競選,但近來,他在各種場合表示,吉爾吉斯斯坦應逐漸向議會制國家過渡。外界認為,他這麼說,是為了削弱巴基耶夫手中的權力。另一方面,今年3月,吉發生『郁金香革命』,『革命』打破了吉政治平衡,群眾被激發起來的政治熱情難以控制。與此同時,不少政治勢力『嘗到了甜頭』,他們已把衝擊政府等行動視做最有效的政治手段。
第三,吉原有的經濟、腐敗等問題積重難返。最新數據顯示,吉爾吉斯斯坦今年1月到5月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3.3%,而同期物價上漲了4.9%,投資則下降了17.6%,吉社會經濟形勢更加嚴峻。有輿論認為,在『變色國家』中,吉爾吉斯斯坦發生二次革命的可能性最大。
烏克蘭:『人民像以前一樣渴望奇跡』
就在一些吉爾吉斯斯坦民眾攻入政府大樓的同一天,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在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表示,烏新政府目前『政通人和』。但烏克蘭媒體卻表示,『人民像以前一樣渴望奇跡』。
與吉爾吉斯斯坦相比,烏克蘭政局還算穩定,因為政府與反對派都在積蓄力量,以圖在明年3月的議會選舉中決戰。與此同時,烏克蘭的不穩定因素也在增加,首先,總統尤先科與總理季莫申科矛盾激化。在處理寡頭問題上,『當總統與烏克蘭首富進行「友好談話」時,季莫申科卻沒有放棄剝奪其財產的努力』。尤先科一度憤怒地表示,後悔選擇季莫申科當總理,並暗示其應該辭職。烏學者費先科指出,隨著削弱總統權力的政治改革的推進,兩人的矛盾還會昇級。其次,烏克蘭因總統大選而暴露的族群撕裂問題並未得到解決。6月9日公布的一項權威調查數據顯示,在烏克蘭西部和中部地區,尤先科的支持率分別為54.9%和33.7%。而在親俄的東部地區,認為尤先科政績突出的只有4.9%。第三,烏經濟增長勢頭減緩。據烏克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4年,烏克蘭的經濟增長率為12.1%,今年1月至5月則降為4.7%,這些數據迫使尤先科不得不親自處理各地面包漲價這樣的小事。第四,反對派積極備戰。被『橙色革命』趕下臺的亞努科維奇日前宣布,其領導的烏克蘭地區黨正式啟動2006年議會選舉准備活動,決定與尤先科集團再決高下。第五,美國和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轉變。烏前外長格裡先科日前訪美後表示,美國對烏國內政治局勢的發展感到不安,對該國經濟改革的緩慢感到不滿。
格魯吉亞:凋零的『革命玫瑰』
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發生一年多了,今年5月26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格總統薩卡什維利的一篇文章,稱『玫瑰革命』使格魯吉亞認識到,發動一場革命要比改變一個失敗的國家容易得多。盡管如此,薩卡什維利仍許下諾言,要給人民一個『民主與繁榮』的格魯吉亞。
實際上,在格魯吉亞實現『民主與繁榮』並不容易。先是由於持續乾旱,格魯吉亞的水電供應出現間歇性中斷,6月以來洪水肆虐,災情嚴重;經濟增長起色不大,去年格魯吉亞的國內生產總值總共54.5億美元,但外債截至今年5月1日已高達18.33億美元;在對外關系上,格魯吉亞堅持收回俄羅斯在格設立的軍事基地,盡管格俄兩國為此事關系緊張,但這一作法得到了不少格魯吉亞人的支持。目前,盡管格反對派指責政府繼續搞獨裁,薩卡什維利的民意支持率下降了60個百分點,但格魯吉亞老百姓仍持觀望態度,他們希望給薩卡什維利更多的時間,以讓他實現上臺前的政治承諾。
『顏色革命』不是靈丹妙藥
『顏色革命』沒有,也不可能使獨聯體國家在一夜之間被徹底改造。
從格魯吉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的發展情況看,其形勢走向具有以下共性:一是『顏色革命』前積累的復雜問題都是蘇聯解體以後各國在轉型過程中產生和積累起來的,一次『顏色革命』不可能將其根除,『變色國家』保持了轉型國家的不穩定特征。二是『顏色革命』實現了政權的新老交替,但新領導人往往回避前政權遺留的棘手問題,先從外交入手謀求政治得分,因而其外交活動均比較活躍。三是『顏色革命』改變了地區力量對比,但不能改變與俄為鄰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格局。『變色國家』親近西方的同時,出於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不得不主動與俄改善關系。四是西方在獨聯體國家爆發『顏色革命』前後的態度不同,對這些國家的政治走向產生了影響。美國和歐洲國家關注的焦點總是那些可能發生『顏色革命』的國家,追求的是獨聯體國家『不斷革命』,『變色國家』反而退居二線。總之,『顏色革命』只是各國新老精英利益再分配的一種方式,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獨聯體各國迫切和根本的發展問題,相反,激進的轉型往往伴生著無序與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