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7時,河南省寶豐縣石橋鎮興隆莊村的盲人張山準時起牀,燒柴做飯。8時30分,他像往常一樣,拄着棍子,來到鎮上的郵政局。工作人員已把需要他投遞的報紙和郵件分好,他按自己心裏排出的次序,把這些東西疊好,放進背了多年的郵包內,便踏上了三十九年如一日的投遞行程。
張山記憶力特別強,工作人員只要把各類報刊、信件按次序分好,交代一遍,他就能全部記住。回到村裏,他按照排好的順序,逐一投送報紙和信件,從沒出過差錯。
張山生於1942年,3歲那年,因患眼病無錢醫治而雙目失明。早年在村裏乾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幫人推推車,挑挑水,“三夏”大忙時節,他憑着盲人特有的敏銳聽力,守護麥場。
1966年,張山聽說村裏的報刊和信件沒有固定的人投送,經常積壓,便找到村幹部,主動要求接下這活兒。按他的話說,“自己在家閒得慌,每天能出去走走,心裏也踏實,覺得還是生活在世上。”
張山所在的興隆莊村是大村,由7個自然村組成,500多戶人家,2000多口人。村裏哪兒拐彎,哪兒有水溝,哪兒有道坎,他似乎都“看”得到。這位老人每天拄着棍子,步行在鄉間小路上,義務爲村裏送信送報。按一天走10公里算,39年下來,已走了11萬多公里。
不過,到底是盲人,總有失足的時候。興隆莊村東頭有座小橋,在這個小橋上,他已掉進河溝三次了。最危險的一次是6年前的一個冬天,由於年久失修,小橋中間塌了個大洞,那天又下着大雨,他送完報刊和信件往家趕時,因風急雨驟,辨不清方向,上橋後,一下子掉進洞裏,剛開始他還以爲是掉進井裏,一下絕望了,轉念一想,反正失明這麼多年,多活一年都是賺回來的,聽天由命吧。後來,他憑着盲人特有的觸覺,發現自己掉進了涵洞,便摸索着爬了上岸。從這之後,張山找了根2米長的柺杖,爲的是再掉進洞時,多少能有點幫助。
今年,張山已經63歲了,村裏和鎮上的幹部多次催他到鎮敬老院養老,可他覺得,“這活兒我跑慣了,一閒下來沒事做,說不定還會急出病呢!再說,每天和鄉親們能‘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心裏也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