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歲老太學畫18年
忘我練習飯鍋燒壞七八個
河西區小海地陳塘莊街老年學校是天津市最早建立的街道辦老年學校。雖說是學校教室面積只有70平方米,由於沒有暖氣,學校在兩個月前就早早放假了。但是這並沒有影響86歲的朱老太學畫練畫的心情。
12月20日,記者來到住在小海地華山裏朱老太的家,屋子裏佈置得舒適簡單,牆壁上掛着幾幅字畫。朱老太戴着一副沉甸甸的鏡子,眼神明亮清澈,精神矍鑠。
“ 1987年搬到這裏之前一直是在浙江農村生活的。 60多歲的時候我纔到天津來,後來搬到這裏住,學畫也很方便,就開始學習書法畫畫。很快樂,從前我的身體也不太好,掃地都要扭腰的,愛感冒咳嗽,畫了幾年畫以後,這些毛病全都沒有了。因爲我總歸是學得晚嘛,這把年紀了就是找快樂,哪樣能讓我高興我就做哪樣,只要是拿起筆就什麼都忘了,燒飯的鍋都壞了七八個。這麼多年,學校的老師也換了好幾位,可是我都很少缺課的。去年老伴住院,我停了一年的課,今年又回去接着念。老師教得好,態度也很認真,每堂課都讓我們畫。不多,一個禮拜只有一張。”
86歲的朱老太最喜歡畫雞,書法作品裏小楷也寫得工整端莊。 2年來老伴臥病在牀,朱老太每天買菜、做飯、洗衣服不在話下。忙裏偷閒,朱老太還要在自己家中用陽臺改成的畫室裏畫上兩筆,或是臨寫老師親筆書寫的小楷字帖。
上半天只掙30元
老師愛上課不願在家悶着
像朱老太研修的國畫書法班,在天津市各級老年大學裏都是最受歡迎的課程。在市老年大學裏,花、鳥、山、水,梅、蘭、竹、菊皆有專門的學習班,按照學員的基礎程度,從零基礎啓蒙到高級研修,每個班都配備了不同的專業老師,對學員們因材施教。在各區老年大學裏,國畫書法班往往都是學員最多的專業。
孟慶遠老先生今年76歲,是天津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市老年大學書畫院講師。從1999年,孟老開始在北辰區集賢老年大學教授山水花鳥畫,現在同時又兼任着紅橋區丁字沽街老年大學和邵公莊街老年大學的國畫講師。
“各區的老年大學裏,就近上課的老年人特別多。我在北辰上課,有五六位雙口鎮的農民朋友也來學畫,而且來這裏的老年人學得認真,我教着也帶勁。”
在孟老一週的時間表中,週二全天:北辰集賢老年大學上課;週三上午:丁字沽老年大學上課;週五上午:邵公莊老年大學上課。最初的時候,子女們擔心老人的安全,不願讓他一個人出門。“可是我願意出去啊。一個人在家裏就是畫畫、聽音樂,也膩得慌。到了課堂上,和老大哥老大姐們在一起我也開心啊。錢不錢的我都不在乎,就想把這畫往下傳傳,自個兒找快樂找平衡。”
孟老算過一筆賬,自個兒上半天能拿到30元講課費,去學校倒兩趟車來回要6元錢。如果自己在家裏畫畫賣錢,收入則更加可觀。在天津市各級老年大學中,授課老師的年齡基本都在60歲以上,一次上半天兩個小時的課,收入在30元左右。即使是在市老年大學,講師的收入也只有60到90元不等。在一些街道辦的老年大學,由於生源不足,一位老師每兩個小時只能拿到25元錢。“我們每個學員一學期的學費只有50塊錢,除了街裏給提供教學場地,其他幾乎沒有什麼收入,老師在這裏基本上屬於是半盡義務了。”小海地陳塘莊街文化站李大姐說,“我們這裏的老師都是水平很高的,但是卻從來沒有計較過工資。他們到這裏對學員也特別認真,老師和學員之間感情也特別深,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