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烽火三月,2006空調冷凍年度旺季大戰即將揭開帷幕。按照慣例,業內大型商家和製造廠家紛紛要對2006空調市場作出前景預測和應對準備。連續13年在流通領域空調銷量第一的蘇寧電器,已經連續五年發佈了具有行業前瞻性的空調年度白皮書,日前,蘇寧電器又公佈了《2006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開宗明義:從2006年開始,中國空調行業將進入新一輪三到五年的盤整期,進入製造巨頭位次波動,批發巨頭異軍突起,零售巨頭髮力全國的變革時代,中國空調市場格局即將發生微妙而深刻的變革!
空調製造巨頭角逐 從兩分天下到新羣雄割據
2000年以來空調行業經歷了一個品牌急劇催生和品牌迅速消亡的過程,5年來品牌整合從400家到20多家,這20多家歷經磨難的品牌又被細分爲兩類:銷售規模相對領先的格力、美的、海爾,規模適度的海信、志高、科龍、春蘭、奧克斯、格蘭仕、長虹、TCL以及松下、LG、三菱、三星、日立、夏普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品牌。
綜觀近五年來中國空調行業的品牌整合史,蘇寧認爲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0-2003年,中國空調市場急劇放量,但是面對產能過剩的壓力,空調行業也走上了彩電的老路,品牌之間以價格競爭爲主要手段展開了規模之戰,在這一輪整合浪潮中,隨着空調暴利時代的結束數百家空調廠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消亡,其中多數爲業界稱之爲“三八工廠”的小規模、無品牌的螺絲刀作坊,到2003年底,中國空調行業已經消亡了近80%,只殘餘了不到150家工廠。
第二階段2004-2005年,延續數年的價格戰已把空調行業的利潤水平壓制到微利水平,全球性的鋼鐵、銅、石油及衍生產品的漲價,大幅度提高空調廠家的生產成本,行業准入門檻大幅度提高。此時,空調行業開始比拼包括資金、品牌、技術研發、管理水平在內的綜合實力,由此迎來了第二輪品牌整合浪潮。
在此輪整合過程中,大部分在價格戰中勉強生存下來的空調企業,又由於綜合實力各個方面存在短板,很快淡出市場,不乏一些市場佔有顯赫一時的空調,如樂華、東洋電機、迎燕、天元、木蘭、古橋等較爲知名的品牌。到2005年底,市面上殘留品牌僅有40個,其中主流品牌不到20家,品牌集中度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
2006年,空調市場進入巨頭角逐的時代。開局之年格力、美的、海爾起跑領先,衆多久經沙場的知名品牌,挾技術、品牌、網絡、產能的優勢,躍躍欲試,在未來五年空調馬拉松長跑中,鹿死誰手肯定有一番較量,重新洗牌只是時間問題。五年來經歷了兩次淘汰賽進入決賽的20來強選手,同臺競技,已經站在了同一水平線上。所謂同一水平線,即爲各品牌已經同時擁有了巨大的產能、資金規模、品牌效應、自主技術研發實力、優秀的產品品質,以往任何一種單純的品牌整合行爲已無法發揮它的效力。
因此,在格力、美的、海爾三大主流品牌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的同時,其他部分空調巨頭也已具備擁有了“封王拜相”的潛質。
海信--全品類經營建立的品牌優勢;領先的變頻空調技術;併購科龍獲得的尖端製冷技術以及急速攀升至行業第一的產能,使得海信已穩具“王者”之相。
志高--長期OEM運作進軍海外市場積累的巨大資本和800萬臺超大規模產能、首屈一指的成本控制優勢、“製冷技術專家”鄭祖義博士加盟帶來的技術實力增長使得志高也具備了“黑馬”成色。
格蘭仕--全球微波爐壟斷地位帶來的資本和生產實力、中山工業園落成後帶來的超千萬臺的產能、光波專利技術帶來的空調差異化優勢。
松下--品質與品牌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合資品牌代表,優質精品產品策略的典範。
長虹--超大型國有企業雄厚的基礎和底蘊,軍工生產的技術實力,以及綜合家電對空調產品拓展的全力支持。
春蘭--曾經的中國空調“王者”、同樣擁有超大國有企業的底蘊和實力、傳統的品牌美譽度、已經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
LG、三星--韓流產品的代表、時尚空調的代名詞、尖端的工藝設計能力使其在日益注重唯美的中國空調市場擁有了強大的競爭力。
上述擁有後發優勢、深厚底蘊、投資決策靈活並處於上升態勢的品牌,如藉助渠道進行有效的供應鏈整合,將對中國空調品牌固有格局產生巨大沖擊,整個空調競技場將呈現出十多個主流空調品牌巨頭羣雄爭霸的局面。
由此,在全面價格戰已經不堪重負、空調技術十年沒有突破性創新的背景下,新一輪品牌巨頭整合浪潮已經初露端倪,它的競爭核心將在於品牌對供應鏈整合程度的高低,從供應鏈合作(信息系統對接、物流整合、服務整合、終端資源整合、大規模定製買斷等)中創造價值的能力將成爲空調品牌新一輪競爭的終極武器。
商業連鎖巨頭渠道整合決戰二、三級市場
中國空調行業新一輪品牌整合浪潮不是孤立的,持續五年的空調渠道變革,不僅助陣行業製造巨頭的涌現,而且對後巨頭時代的競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全國連鎖企業06年的大連鎖戰略對二三級渠道格局的全面整合將是全行業整合的真正動力。
中國二、三級市場在空調行業佔有重要地位,其整體市場容量約爲一級市場的數倍之多,目前在行業內位居前列的品牌莫不是在上個世紀“決勝終端”理念盛行時,通過二、三級市場終端網絡(批發、代理、專業店)的建設而奠定了其相對領先的地位。
1996年蘇寧電器開始空調專業連鎖,1999年升級爲綜合電器連鎖。由此開始,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家電連鎖加快了各自的擴張步伐。目前家電連鎖企業已經在全國擁有了1000多家門店,在一級市場開始了全面的渠道整合。特別是在2005年,主要家電連鎖企業已經完成了全國一級市場佈局,掌握了一級市場絕對份額,空調專業店、傳統百貨在一級市場空調銷售渠道中近乎“絕跡”,一級市場的渠道整合已經基本完成。
二、三級市場的發展空間和增長速度遠大於一級市場,進入2006年,全國家電連鎖企業的大連鎖戰略將全面指向二、三級市場,而部分依託傳統二、三級市場固有銷售渠道保持了市場份額的空調廠商也重拾“終端決勝”的法寶,提出了二、三級市場大開空調專業店的計劃,在這種態勢下,以“多渠道共同衝刺二、三級市場”爲特徵的空調行業最新一輪渠道整合浪潮也將迅速拉開。
在擁有資金、品牌、形象、綜合產品、服務優勢的同時,又在依託於大連鎖發展以獲取更多銷售通路的大多數空調廠商的支持下,家電連鎖在對二、三級市場的滲透過程中,幾乎可以預見他們將把一級城市的模式和結果全面克隆到這些地區,針對空調專營店圍剿的“最終戰役”即將打響。
2006年新四優空調新瓶裝老酒
在行業新一輪整合浪潮中,空調產品也將回歸本真,2006年中國空調消費市場以‘實用、時尚、節能、健康’爲消費標準的新‘四優’空調將成爲新的消費熱點。在《2004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裏,蘇寧提出了“四優空調”的概念,涵蓋了“健康、節能、靜音、時尚”,並進行了大規模的包銷買斷投放市場,對2004、2005冷凍年度的空調市場起到了消費導向作用,獲得了強烈的反響。
今年蘇寧提出的“四優”標準發生了一定變化:首先是“實用”代替了“靜音”並排列首位,而“時尚”則攀升兩位排列在第二重要的位置,“節能”和“健康”則對換了排位。
蘇寧在《2006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中分析,作爲消費者近年來重點關注以及各大空調廠商重點攻關的內容,靜音技術目前已經基本成熟,市面上銷售的空調已經不同程度地解決了靜音問題,並且爲消費者所接受,因此已經逐漸退出了最敏感的空調購物標準行列。
在近年來不斷的產品概念炒做造成部分空調價格虛高的情況下,2006年消費者將回歸理性,追求“用最合適的價格買到最合適的空調”的“實用”購物標準將開始流行。
“時尚”將成爲2006年空調消費的第二大熱點。這一趨勢在去年已經呈增長態勢,從工廠、渠道再到消費者對空調時尚外觀的關注程度同步上升,2005年12月蘇寧啓動的首屆彩板空調推廣月開啓了中國彩板空調元年,“讓空調美麗起來”的口號也傳遞到了千家萬戶。目前2006新上市的空調中彩板空調已經達到了40%的比例,如春蘭“夢幻系列”、TCL“海蒂娜系列”、海信“99系列”、美的“Q3系列”、松下“臨風系列”等空調都擁有各具特色的彩色面板設計,空調時尚之風將在06年度演繹至極致,同時圍繞家裝設計的空調服務升級行動也將在展開。
此外,節能和健康將一如既往地成爲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