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5月6日起報名
· 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
· 杭州上城通報『叫花雞裡沒有雞』:立案取證調查
· 海河游船——楊柳青航線日前通航
· 2024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將舉行 天津30家品牌企業組團參展
· 津城『五一』文旅呈現五大亮點 接待游客1407.86萬人次 實現旅游收入122.1億元
· 天津位列周邊游最熱門城市前八
· 遭遇自殺式無人機咋辦?解放軍罕見訓練曝光
· 天津全面啟動2024年城市體檢工作
· 進貨式旅游火了 游客帶空行李箱『淘』義烏
 

星空中有我發出的光亮—記光明日報記者樊雲芳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3-27 14:44
 

 

  生命對樊雲芳來說有兩次——以47歲時那場使她命懸生死之間的癌症爲界:之前,她是在新聞界叱吒風雲的著名記者,一個銳氣逼人、成績斐然的“女強人”;之後,獲得新生重返記者崗位的她,褪去光環,盡職盡責地做着快樂的“普通記者”。

  有人說,樊雲芳已將曾經的輝煌內化成淡泊的品質,她說:“我從死神手裏奪得的第二次生命,多麼來之不易!每一天都要當節日過,儘量用它再做一些自己喜歡的、力所能及的、有價值的事——這纔是生命的真諦。”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萌發了她的記者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使她懂得了記者職業的神聖。事業成功的樊雲芳成爲中國新聞界的一顆星

  樊雲芳1945年出生於上海,1962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

  “還在大學時代,我就做着記者夢。這個夢萌生於一篇振聾發聵的報道——《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那時她想,“要是我今後能當一名記者,並寫出一篇這樣震撼人心的報道來,這一生也就不算虛度了。”

  大學畢業後,樊雲芳來到雁北工作。業餘時間寫寫稿子,成了她的最大樂趣。爲了採訪,顛簸的鄉間土路上,身懷六甲的樊雲芳坐着裝滿化肥的高高的馬車下鄉;艱苦危險的礦井裏,樊雲芳沿着鑲嵌在井壁上的鋼筋,爬到100多米深的井下……

  漸漸地,報紙上可以見到她寫的“豆腐塊兒”了。她的新聞生涯,就在西北的黃土地上發軔。

  1978年,山西省委宣傳部推薦樊雲芳到光明日報山西記者站工作。

  那一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光明日報橫空出世。這篇文章在推動解放思想、開展真理標準討論上開闢了先河,爲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樊雲芳爲能成爲一名黨的新聞工作者感到無上榮光。她在筆記中寫道:“我發誓,永遠不玷污光明日報記者這個神聖的稱號。”

  夢想成真的樊雲芳一年後便嶄露頭角。

  她的成名,是從長篇通訊《追求》開始的。

  1980年11月,樊雲芳發現了欒茀這一知識分子典型。她要爲這個受極左路線迫害的知識分子而吶喊,爲改革開放的第一縷春風而歌唱。此時欒茀已病重住院,樊雲芳在病房裏和他做了20多次訪談,寫出了第一稿。

  報社慧眼識珠,馬上發現這個典型的時代意義,但要求樊雲芳改寫。

  第二稿、第三稿,她把全部激情凝注於自己手中的筆。其間,欒茀去世,樊雲芳身心俱疲,一度想要放棄……

  樊雲芳忘不了,報社一次又一次地給她鼓勁,記者部全體人員對稿件進行會診,提出了關鍵性意見:人物形象高大全,缺乏人情味;要是能將其還原爲活生生的普通人,這篇稿子就成功了。

  樊雲芳茅塞頓開。

  終於,歷時3個月,4易其稿,14000字的長篇通訊《追求》完成,刊出後轟動全國。《追求》被《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央電臺、《新華文摘》迅速轉載和轉播,還被改編成電視劇、廣播劇、話劇、連環畫,收入大學新聞系的教材。

  此後,樊雲芳在新聞戰線縱橫馳騁,寫出一篇篇新聞力作,引起一次次強烈反響。她和另兩位記者合作的《一個工程師出走的反思》,客觀公正地對事件做了全景式透視。這一報道推動了我國人才政策的出臺。同時,《一個工程師出走的反思》也使新聞傳播學辭典中因之有了“中性報道”與“全息攝影”概念。樊雲芳的相關論文在《新聞戰線》《新聞記者》《中國記者》上刊出,她與丈夫丁炳昌的論著《新聞文體大趨勢》,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稱爲“中國新聞改革十年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

  整個80年代是樊雲芳新聞事業的輝煌時期。她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採訪途中,傾聽時代,感受心靈,記錄中國前進的一個個腳步。

  業績給樊雲芳帶來榮譽: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屆範長江新聞獎得主……樊雲芳響亮的名字,閃耀在中國新聞界的星空。

  死神黑色的翅膀忽閃掠過,“死而復生”的樊雲芳懂得:“只擁有事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親情、友情是生活的基石,是人性光輝的一面”

  1992年冬,光明日報全國記者會最後一天,樊雲芳突發腸道出血被送到海軍總醫院。醫生診斷:直腸癌中期。

  殘酷的現實,將正處於生命、事業巔峯的樊雲芳拋到人生的谷底。

  13年後,樊雲芳在《生命之歌》一文中自述了當時的心境:

  “明天就要被推進手術室——直腸癌全切除手術。去有時,‘歸’無期,誰也不能保證我還能活着走出這個醫院。47歲——正當年富力強的年齡,但也許從此後再不能睜開眼睛,再不能站起來,我怎能不深深留戀眼前的每一片落葉,每一絲清風!

  “我多麼渴望在動手術之前再過一過普通人的生活:我想再去理個髮,即使要離開這個世界,我也要留下平昔滿意的形象,有尊嚴地走;我想再逛一個大商場,在櫥窗前悠悠閒閒地觀賞那些美麗的商品,多年來繁忙的工作使我總是把這樣的閒情逸致留給了下一次;我想到報社附近的陶然亭公園裏那一株槐樹下再坐一坐,那一片草地,那幾株疏朗的灌木,那些歡欣雀躍、婉轉啼鳴的鳥兒,曾多麼地令我着迷……”

  手術成功了。樊雲芳回到了這個讓她無限眷戀的世界。

  在與死神苦苦搏鬥的75個冬日裏,兩張單據是透入病室的陽光:一張“溫暖的單子”,記着曾來醫院探視的200多位朋友和同仁的名字,它浸染着報社的關愛、親友與讀者的親情和友情,驅逐了孤獨和黑暗,慰藉着樊雲芳的心;另一張“燦爛的單子”,列着出院後打算做的事:給老父親祝80大壽,攜兩個兒子到長江三峽旅遊,回闊別17年的山西渾源縣走訪老友,再寫一本關於新聞理論的書……樊雲芳要在第二次生命中將這些心願一一兌現,不留遺憾。

  大病過後獲得新生的樊雲芳,也獲得了新的人生感悟:“在你爲鍾愛的事業奮鬥的時候,請不要忽略你的家庭和親人;在你一心一意追求工作業績的時候,請不要排斥其他的生活樂趣。”

  在蘇州做化療的8個月,本來就苗條的樊雲芳體重又下降了20斤,滿頭青絲脫盡,滿臉枯黃和蒼老取代了原來的神采奕奕。但只要身體狀況允許,她就與丈夫手牽着手,蹣跚地穿行於大街小巷。結婚22年,他們從未如此從容悠閒。

  總是一心撲在事業上的樊雲芳,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化療結束回到家中,兒子的一番話讓她心碎:“我從小沒有母愛,你總不在家,一回來就問我考了多少分。如果成績不好,你就發火,罵完又一陣風走了……我常常想,媽媽對她的讀者那麼好,肯爲他們做各種事,爲什麼就不肯爲我做一碗麪條?生病時,我就盼你來摸摸我的額頭,但我盼了20年,就是盼不到……”

  樊雲芳蒙着頭在被窩裏哭了一夜,淚水浸透了枕頭。她自責:“我以工作爲擋箭牌,把身爲母親的責任推給別人、推給社會,既不是個好母親,也算不上個好記者。”

  “是光明日報爲我提供了舞臺,是改革大潮提供了機會,是編輯部上上下下付出了默默的奉獻,是全家人爲我作出了犧牲。”樊雲芳說,“名記者的光環不僅屬於我,更屬於光明日報,屬於時代,屬於我的同事和親人。”

  51歲的樊雲芳勇敢地重返心愛的記者崗位。她給自己重新定位:做一個快快樂樂的“普通記者”,在平凡而踏實的工作中找回自己的尊嚴和價值

  隨着被化療嚴重損害的身體一點一點地恢復,因病沉寂了4年的她又“蠢蠢欲動”:“我還能不能當記者?”

  當記者,要深入現場,否則難有精彩的報道;當記者,出差是家常便飯,病前,她一年有大半時間外出採訪。但現在,她已不具備那樣的身體條件。譬如牙齒,連菜梗都咬不斷,只有稀飯豆腐常保平安。還有腹瀉,極頑固,偏偏又是人造肛門,稍不小心就會弄髒衣服被褥,故對出差就有一種畏懼感。

  更讓樊雲芳猶豫的是:“假如重返崗位後寫的報道大失水準,我寧願永遠消失,讓讀者記住我最光彩的時刻。”

  最終,她說服了自己:“名記者的光環就那麼重要嗎?當一個普通記者怎麼就沒尊嚴、沒價值了?大樹和小草,哪個貢獻更大?牡丹和牽牛花,誰更美麗?精英和普通人,往往被厚此薄彼。只有趕走自己內心的淺薄與庸俗,纔可能坦然面對世俗的眼光。因此,首先要做的,是不斷淨化自己的靈魂。從死神手裏奪回的第二次生命,不是用來自暴自棄、一蹶不振的,更不是用來爭名奪利、斤斤計較的!”

  1996年,樊雲芳重返記者隊伍。這位曾轉戰南北、已隨丈夫在海南安家的當年的“大牌記者”,名片上印的是平平淡淡、簡簡單單的“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記者樊雲芳”。

  時過境遷。到北京回報社開會,許多熟悉的老面孔不見了,一些曾向她請教過新聞寫作的年輕人,如今已成了她的上司;外出採訪,幾乎“隱姓埋名”的樊雲芳,有時甚至會遭到“冷遇”和“怠慢”。她對這些淡然一笑,不以爲意。

  “朋友們感覺到這位原先的‘女強人’已變了個樣子,不再像過去那樣爭強好勝咄咄逼人,而是變得超然了,寬容了,隨和了。”光明日報一位樊雲芳的同事在文章中這樣描述。

  樊雲芳說:“現在站在這裏的是一個新生的我。這個我,對職稱、職務、待遇之類的‘身外之物’已經不大在乎,對待世俗的眼光,也儘可能淡然、釋然、坦然、超然。”

  但是,重新走上記者崗位的樊雲芳,在新聞上對自己的要求沒有變化:雖不強求寫出轟動的稿件,但寫的一定要“是新聞”——未經實地採訪,決不動筆。

  “如果知道她得過癌症,我怎麼也要阻止她那次玩命一樣的採訪!”海南郵電報總編輯張少中對此頓足後悔。

  那是2000年冬天,張少中帶着樊雲芳從海口到三亞,沿途採訪了一路。在通什,他們採訪了鄉郵員史宏珊,寫了通訊《爲了一雙雙期盼的眼睛》;在保亭縣毛感鄉,他們跋山涉水,採訪了接替因車禍殉職的丈夫走上郵路的黎族農村婦女黃春香——通訊《一個人的郵電所》就在現場寫出了初稿;在三亞,採寫了《天涯投遞班的“三不放過”》。回海口的路上,臨時又加了個採訪點——文昌……

  3天半時間,馬不停蹄地採寫了4篇稿件!

  “那天在黃春香家,看到黃家大女兒考上衛校因籌不足學費躲在角落默默抹淚,樊大姐悄悄掏出500元壓在桌子上。”張少中對這個細節記憶猶深。

  “我們不清楚樊大姐輝煌的過去,但她的敬業讓我們感受到了昔日輝煌在她身上的延伸。”海南省委宣傳部宣傳處處長張春明說,“我們看到了她身上表現出來的一個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優秀品質。”

  61歲的樊雲芳退休後返聘,如今依然是一名勤奮敬業的“普通記者”。她和丈夫至今珍藏着“溫暖的單子”,品味着美酒般醇香的珍貴友誼;每年11月17日——動手術的日子,他們都會“驗收”那張“燦爛的單子”:已經兌現了的,勾了去——那是生活的饋贈;還沒來得及做的,要抓緊。

  一個清朗的夜晚,在去西沙羣島採訪的海上航行中,樊雲芳仰望滿天星斗,心中剎時溢滿了幸福。她說:“我就像這羣星中的一顆。雖然不大、也不耀眼——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也在其中,發着自己的光。無數的星星交相輝映,才組成了這壯麗燦爛的星空。”(完)

稿源 新華網 編輯 鄭映映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天津福利彩票雙色球全國開獎公告第2007138期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易建聯"撿"1個籃板保證勝小牛 贏回小K教練信任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