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夜,沙埕鎮人永生難忘。
8月10日,建國以來最強大的颱風“桑美”一夜之間摧毀了這個避風良港。
以270公里時速狂奔的氣流撕裂了碼頭,擊碎了船舶,席捲了不計其數的生命。
颱風已過去了13天,沙埕港的天空早已平靜。然而,失去親友的人們的悲哀傷痛卻仍遠未平息。截至昨日,沙埕鎮所在的福建省福鼎市官方公佈,在此次颱風襲擊中有218人死亡,72人失蹤。然而在當地,這一數字遭到了廣泛的質疑。
8月20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播出的“福鼎海難:避風港爲何變成死亡港”節目中指出,颱風過後死亡人數成了敏感話題,統計出現分歧,當地政府涉嫌瞞報死亡人數。當地民衆對政府預防和救災措施提出批評。
雖然當天沙埕鎮的電視信號仍未恢復,但這一節目仍然成爲當地居民爭相談論的話題。
22日,新華社發表評論指出:“超強颱風之外,什麼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災難?那就是不敢正視災難、不敢報告真相——這種災難有時比超強颱風厲害得多。”
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力圖重述那個恐怖之夜所發生的一幕幕場景:死亡與抗爭,災難與人性。
悲情沙埕港
颱風桑美來襲後的福鼎海難調查
8月21日,桑美過後11天后。陽光下的沙埕港風平浪靜,偶爾幾艘快艇在水面上掀起白色的浪花。在港口中有石頭的地方,星星點點的小漁船上,原先的漁民提着釣魚線,不停地往船上拉。
魚太容易釣了,一天能釣幾百斤。釣魚的人說,手都拉痛拉傷了,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也不得不戴上皮手套。這些魚是從沙埕港中的3.7萬個網箱中跑出來的,沒有飼料的它們飢餓難忍。
這些魚是不能吃的,自10號颱風桑美來過後,至少數百人在這個港口喪生,至今還有相當多來不及打撈的屍體在裏面浸泡;近千艘漁船損毀沉沒在港口中,無法估算的燃油污染了水質。即使公安、漁政、工商等部門的人勸阻、嚴查人們在沙埕港釣魚、交易,但失去親人、傾家蕩產的漁民們,顧不了那麼多了。幾元一斤的價格多少可以挽回一些損失。
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改變了這裏的世界,原本美麗、安詳而又生機勃勃的沙埕港,成了一個死亡之港,哀傷的空氣籠罩了它。
桑美逼近
12000艘船開進沙埕港避風;漁船上的人沒有被要求上岸
王瑞斌,福建霞浦三沙鎮人。8月9日晚上10點,王瑞斌和曾健雄等親戚以及所僱的船員一共11人、兩條船來到沙埕港避風。
沙埕港是一個天然良港,兩邊是山,港口從進海口延伸近百里一直到福鼎市。沙埕鎮的人很自豪他們擁有這個港口,認爲它是世界上少有的避風良港,但凡有颱風,閩東浙南地區甚至臺灣的漁船都來這裏避風,從來沒有出過事。
有着幾十年出海經驗的王瑞斌等人相信,在沙埕港中他們會安全躲過桑美,正如以往他們經歷過的無數次颱風一樣。
幾天前王瑞斌他們得到颱風桑美將於10日下午登陸的消息。8月8日,福建氣象臺發佈沿海臺風警報,桑美向福建正面襲來,防汛抗旱指揮部門要求各地要做好防禦準備。同日國家防辦和氣象臺指出強熱帶風暴桑美將於10日下午在閩浙沿海一帶登陸,近中心風力最大12級。
同日,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此次颱風發展的趨勢不確定因素較多,要求注意颱風動向,適時啓動預案,及時動員部署,確保有效應對。
桑美速度越來越快,強度也在向閩浙交界地帶移動的過程中不斷加強。9日,氣象預報桑美升級爲超強颱風,中心最大風力14級,隨後風力不斷增加,10日凌晨預報爲17級。
在海里討生活的漁民對大風心存敬畏,1958年的那次大風,在他們心中是一個不遠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集體的畏懼。
“漁船被大風捲起來,在石灘上砸成碎片。”曾健雄的堂爺爺,83歲的曾文爐親身經歷了那次颱風。這次災難被像他這樣的老人無數次地向後輩們講述,成了漁民的一個生存語境。“那時候的船比現在小很多,都是木船,船也很少。”曾文爐當時在大隊裏當會計,他說,那次大風中三沙損失20多艘小木船,2人死亡,風力是15級。
這次要來的17級颱風,誰都沒有見過,也無法想像它的威力。漁民所能做的,只是把船開到他們認爲一直很安全的沙埕港避風。
沙埕港中船越來越多,據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副總指揮楊志英說,在港內避風的船達到12000艘左右,衆多船隻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沙埕港。
沙埕鎮的防颱工作也在進行中。“重點是把漁排上的人轉移上岸,屬於危房、有山體滑坡危險、低窪地段的人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沙埕鎮內嶴居委會書記蘇爲國的轄區共有1119人,工作並不難做。南鎮村則有7000來人,村支書王孫明和村主任王昌勇分成兩組,書記負責海上工作,主任負責岸上工作。“重點戶都去做了宣傳,10日上午,全部人都上來了,颱風來之前,兩個組都去海邊巡邏。”
“沙埕鎮政府工作人員60多人,除老人婦女,40來人都來了。一個人包一個村,去了30多個,只剩下10個,其中6個在鎮裏值班。”沙埕鎮幹部張慶喜說,如此一來,在岸邊工作的只有4個人,負責巡查。
在漁船上的人沒有被要求上岸。張慶喜說,根據經驗,在臺風中必須有人在船上,發動機器,讓船頭對着颱風的方向纔不會讓颱風吹倒,也要控制漁船,不讓它們互相碰撞。
而對於漁民來說,價值200多萬元的漁船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他們不會輕易離開。
17級颱風以飛機起飛時270公里/小時的速度逼向沙埕前,人們並沒有用與之相應的“規格”去接待它,於是當它來了的時候,人們只能不設防地在它的無比威力下掙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