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10時許,58歲的仝正國在辦完七個入學程序後正式成爲了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的大一新生。隨後,在本報記者的全程陪同下,仝正國作客本報並第一次品嚐昆明菜、逛昆明城,還給家人打了來昆後的第一個電話。
辦理入學手續花了一小時
上午九時剛過,仝正國所住的5-214房間裏已坐滿了來自天津及我市的各大媒體記者,大家都想見證仝正國成爲大學新生的那一時刻。10:00,仝正國在衆人的陪同下,前往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報到廳辦理入學手續。由於昨日是新生開學的第一天,前來報到的新生排了幾十米長的隊伍。津橋學院校領導爲了照顧仝正國,特意安排了一位學生代她排隊。約半個小時後,仝正國來到了驗證錄取通知書窗口,工作人員得知面前這位老人就是學校58歲的高齡學生時,十分尊敬地歡迎了仝正國,並辦好第一個手續。隨後,繳學費、交檔案、領取寢室鑰匙、交體檢費、轉團組織關係、遷移戶口,七個入學程序全部辦完後,仝正國正式成爲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的一位大一新生。在辦理入學手續的過程中,時不時有學生及學生家長上前向仝正國問好,並表示對她這種學習精神的佩服與讚歎。
很喜歡吃地道昆明菜
11:05,辦完了所有的入學手續後,仝正國和其它各媒體記者告別,並在本報記者的陪同下,坐上本報的採訪車前往本報作客,11:48到達本報。參觀完報社後,記者打開電腦,在百度網上搜索“仝正國”,一共有7頁相關新聞彈出。仝正國看着電腦上關於自己的新聞,興致勃勃地介紹着,哪條新聞是誰寫的,哪張照片是哪裏拍的。
12:15,仝正國在報社領導的陪同下,前往報社附近的福照園餐廳就餐。昨日的午餐是仝正國來昆明後吃的第一頓地道的昆明菜,很多菜都是仝正國以前所沒有吃過,比如醃菜炒餌塊、涼火腿等。她邊吃邊說,“昆明菜味道不錯,我們天津人吃不慣辣,但昆明這邊的口味我還是喜歡。”
花689.2元購買生活用品
13:20,吃完午餐後,仝正國又在本報記者的陪同下,來到了南屏街家樂福店,採購大學學習生活用品。剛剛拿到購物車,仝正國就拿出了一張紙條,上面詳細地寫着各種生活必需品及所需的數量。“早點計劃好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在家樂福逛了一個多小時後,兩輛購物車內均裝得滿滿的。16件物品花了689.2元,在這16件物品中,最貴的是一個價值199元的迷你五層書架,其次貴的是牀上用品之類,比如牀單、被套、枕頭等,最便宜的11.9元的大袋裝碧浪洗衣粉。在生活用品上,仝正國均買的是家庭裝的。“反正要在學校上四年學呢,一次多買點,省得老往外跑。今天買的東西夠我用很久,我可以一個月都不出學校。”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仝正國沒有買一件零食。
第一次去火車站取托運行李:兩紙盒50KG英語書託運費220元
隨後,本報記者又陪同仝正國前往昆明火車站領取她從天津託運過來的行李。15:20,到達昆明火車站,換票後等了近半個小時,分發員終於喊出了“請全正國領行李”的聲音,仝正國走上前,和顏悅色地糾正,“那個不念quan,應該念tong。 ”仝正國的行李是兩個大大的紙箱,體積約爲60cm×40cm×45cm,託運票據上顯示的重量是50KG。“兩箱子全是英語書呢。我怕英語跟不上,把所有的英語教材和參考書全帶來了。他們軍訓的時候我就不參加了,剛好利用那個時間好好補習英語。”
給家人打電話時間不到一分鐘
16:20,本報記者又陪同仝正國返回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途中仝正國給家裏打了來昆明後的第一個電話。在電話裏,仝正國介紹了自己的學校及學校給自己的照顧,請家人放心,她一切都好。仝正國的姐姐及兒子均說,已從今天天津的報紙知道她平安到達,並知道很多人前往機場迎接。兩個電話時間都很短,均在一分鐘之內。“也沒啥好說的,就是報個平安唄。”她無奈地笑着說,當時自己上高中時家人全都反對,兒子甚至說她是個神經病。現在,自己又考上大學,家人仍然不支持。“我每年學費得10000多,我愛人說我大學四年至少得花10萬,家人還是比較反對。但既然想學習知識,就得有經濟上的投入。”
網友直言大齡大學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不支持仝正國上大學
家人看法:
仝正國的愛人慈兆存:
那麼大的歲數還上什麼學?我是做海員工作的,要是出公海一年半載纔回家一次。她應該在家好好呆着,做做家務,幫兒子看看孩子。家裏要是沒人像什麼家?再說,她上了大學也沒有用,學到知識也不可能再去工作吧。
仝正國的兒子:強烈反對
我媽完全是神經病!哪見這麼大歲數的人還去上大學?當初我媽在塘沽一中上高中時,我女兒正在念幼兒園。之前,老是她送孫女上學。現在,她一上學,就只能讓我每天去送孩子了。再說,她好久沒有碰書,考大學對她很吃力。我們也擔心她身體受不了。現在考上大學,四年至少得花10萬,我爸媽本來可以拿這些錢過更好的日子,真弄不明白她是怎麼想的?
大齡大學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網友觀點:
新報網友“上帝的位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嘛,應該學習。
況且機會應該是屬於每一個人的!不應該因爲年齡的問題而偏向適齡人!再說她58歲還知道學習!我想她更懂得珍惜這個機會!
新報網友“楚楚老公”:
多學一樣是一樣,多學一點東西,自己舒服,58歲時,基本上沒什麼事可做了,我想我也會學習的,我現在沒有機會學習,真遺憾,只能等老了退休了再學習,不把遺憾帶進棺材裏。
新報網友“不可理解”:大齡者讀書就是資源的浪費,有一個大齡者上學,就擠下了一適齡青年。而且這麼大歲數了,上大學還有什麼用嗎?如果有用的話,我也下決心去考。
新報網友“東風”:精神可貴,值得敬佩,我85還讀書,現在的一些年輕人要有這種精神何愁被人擠下來,向這些大齡大學生靠近。
專家觀點:
老人讀大學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拓展
雲南省政協常委昆明市教科院調研員劉邦智
記者:仝正國58歲才上大學,她的精神值得人們敬佩?但也有的人認爲是教育資源的浪費,還要花很多的錢,大齡人不如將這種機會讓給適齡人,你怎樣看?
劉邦智:活到老學到老在仝正國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的精神值得效仿與學習。這個年級的人大學時段受到了文革的影響,沒有機會上大學,大學生活成了他們的追求夢想,我們沒有權利阻止他人追求夢想的權利,也沒有權利阻止他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政策規定考大學不受年齡限制,這是對這羣人的一個機會、機遇,我爲這個政策叫好。
有人認爲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其實不然,這些人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正在上學的人們,更加激勵了這些人的上進心與求學渴望,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拓展。
當然,我們對他考大學、讀大學,讀出來後是否做有貢獻,對他們寄以過大的期望,來進行衡量,這是不客觀的,但他們考大學的精神,值得推崇,現在的老年大學就非常受老年人歡迎,他們不圖什麼,只圖老有所用,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