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元旦和春節,國人出遊的熱情再次高漲,歡樂旅遊的同時,遊客的不文明行爲也將再次增多。日前,記者採訪了國內旅行社、國外旅遊業工作人員以及中國留學生,發現儘管國家旅遊局發佈了《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文明行爲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爲公約》,但部分中國遊客在旅遊時仍然“不拘小節”,令人尷尬。
【聚焦特別報道】
國人出境與國人文明
中國旅行社領隊說:泰航防偷廣播針對中國乘客
王旭彪、孟欣、李東莉都是康輝旅行社的老領隊,在十幾年的帶團過程中,他們也經歷了無數次因國人不文明行爲帶來的尷尬。
國外餐廳專設中國人餐區
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地方許多酒店都專門劃出了中國人就餐區。孟欣很無奈地告訴記者,有一次帶團去澳洲,酒店提供的自助餐中的酸奶和水果是允許客人帶走的,結果許多中國遊客就拼命地往外帶,結果酒店爲了成本考慮不得不在第二天特別劃出了中國人就餐區,許多遊客都不知道原因問領隊孟欣,她告訴記者:“那個時候真不好意思直接把原因告訴大家,只是覺得很悲哀!”
機上廣播防止中國人夾帶
前不久李東莉帶一個200多人的團去泰國,一般飛機上的廣播是沒有中文的,但那次飛機上居然用中文廣播了三次。“各位乘客,耳機是不能過泰國海關的,請大家不要把飛機上的耳機帶下去。”一聽到中文廣播,李東莉就知道肯定又有自己團裏的遊客拿飛機上東西了,正在擔心時,沒想到第二次、第三次中文廣播又開始了,“各位乘客請不要把飛機上的毛毯帶下去,毛毯不能過海關。”;第三次則提醒把餐具交給乘務員。令人最尷尬的是下飛機時居然真的有中國遊客把餐具偷偷藏起來,最後被發現不得不交給乘務員。“當時整個飛機上的人都看着我們的遊客,我真想找個地洞鑽下去。”李東莉想起這事來還心有餘悸。
聚衆練功老外誤以爲示威
由於不懂得外國的法律法規,中國遊客在國外的誤會有時候真是哭笑不得。孟欣的同事一次帶一個老人團去澳洲,原定早上六點多就要離開那家酒店,但剛四點多,整個酒店都被吵醒了,下來一看,大廳裏聚集了十幾位老人正在練武功,當時酒店工作人員非常緊張,立即報警。等領隊下來才知道虛驚一場,原來由於酒店旁邊沒有空地,老人們找不到鍛鍊身體的地方,只好在酒店大堂裏練起太極拳。但在澳洲,多人聚會是要審批的,而且外國人都以爲中國的功夫很厲害,一大早那麼多老人在大堂裏練功夫,他們以爲中國人要抗議或示威。
海邊餐廳男士當衆換泳裝
李東莉一次帶團去泰國,在海邊,遊客們很興奮,紛紛換上泳衣投入大海的懷抱,但有些遊客的表現實在出乎意料。“那是個20多歲的女孩,其實在海邊臨時買件泳衣就20多元,但她卻直接脫掉了外套,穿着內衣就下去了,當時好多外國人都一臉驚訝。搞得我們也很不好意思。”更離譜的是一個20多歲的男孩就在海邊的餐廳裏脫掉所有的衣服換上泳裝,李東莉說當時所有正在吃飯的人都把目光轉向他,但那男孩似乎完全沒有不好意思的感覺。“其實,作爲他們的領隊,我真的覺得很丟人,但也只能是善意地提醒,並沒有任何懲罰措施。”
法國旅遊同行:不得不承認中國遊客最難伺候
法國旅遊局在北京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托馬斯告訴記者,他們很歡迎中國遊客到法國旅遊,但有些中國遊客的行爲讓許多法國人不能理解。不得不承認中國遊客是最難服務的遊客。
召喚侍者喜歡打響指
據托馬斯介紹,法國的酒店一般不供應開水,而且有些三星級酒店沒有空調,經常有中國遊客在入住時才知道情況,而且非常在意,並常常把不滿的情緒發泄給酒店服務人員。另外,中國人對服務行業的人員常缺乏禮貌與尊重。有一次他就在一家飯店裏看見一箇中國人對服務生打響指,這種行爲在西方人的眼中是非常粗鄙的,而且無法忍受。
景點拍照愛打持久戰
讓托馬斯非常不解的是,在巴黎大街上,常常能看到一些興奮的中國遊客在留影,但沒有人聽導遊的介紹。甚至到了盧浮宮,中國遊客們也顧不得欣賞,只顧拍照。法國很多景點空間小遊客多,因此當地遊客非常注意在拍照時“速戰速決”,而中國遊客不僅在別人拍照時擋住他們的鏡頭,且長時間佔用景點讓其他遊客無法拍照。盧浮宮爲了保護展出的油畫,出臺了禁止在油畫展廳拍照的規定。然而,一些中國遊客經常在管理人員不注意的時候,拿出相機偷拍展出的油畫。
成羣結隊卻很不團結
托馬斯告訴記者,中國遊客常常成羣結隊的出現,但出了問題時卻並不團結。上次他在酒店見到一箇中國團,圍在前臺要這要那,前臺工作人員只能一個一個接待,可是有的中國遊客就非要先辦理自己的手續,並把房卡甩到桌子上以示威脅,服務員很不高興。他說,法國的服務人員有時候也會表示對外國遊客的不滿,但如果是一羣日本遊客,服務人員是不敢當面表示不滿的,因爲日本人會羣起而攻之。但如果是中國人,他們就敢當面表示自己的不滿,因爲他們知道中國遊客是不可能團結起來一起攻擊他們的。
愛用大鈔像個暴發戶
托馬斯誠懇地表示,有些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爲是緣於對當地文化的不瞭解。比如,在歐洲,一般10元、20元的歐元比較常用,100元面值的有的超市就不收了,500元的基本上就沒有人用。但中國遊客常常買包煙都會用500歐元,這在歐洲人看來,是一種暴發戶的行爲。可是中國遊客對此並不清楚,而且據瞭解,中國國內在兌換外幣時很少有小面額的鈔票。
中國留學生說:同胞不文明行爲令我無地自容
20多歲的小左已經在莫斯科大學留學4年多,他經常爲去莫斯科旅遊的中國同胞做兼職導遊,這令他很開心。但遺憾的是,有些國內遊客的一些不文明行爲令他非常尷尬。
行刑臺下席地聚餐
“如果你在莫斯科遇到把外衣搭在手臂上的遊客,那肯定是中國遊客。大聲喧譁,排隊不遵守紀律似乎是中國遊客在海外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小左告訴記者。6月,正是莫斯科旅遊旺季,紅場上的各國遊客來來往往,幾乎所有人都站着,除了一羣中國遊客。他們隨便拿張紙一鋪,就毫無顧忌地圍坐在行刑臺下休息,有人吃着東西,有人伸腿搭腰,旁若無人地大聲說笑着,有的人還隨手把垃圾遺棄在身邊。“太陽太曬了,這裏涼快。”來自北京的遊客張女士說。路過的各國遊客紛紛側目,站的離中國遊客們遠遠的,站在一邊的小左更是無地自容。“本來是非常愉快的旅程,但不文明的表現卻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小左遺憾地說。
爲了小費大打出手
小左介紹說,在莫斯科接待中國旅遊團的飯店,多數是中國人開的。一是因爲業務往來,領隊都會把遊客帶到熟悉的飯店就餐。另一個原因就是隻有中國人自己開的飯店才比較習慣中國人的作風,比如小費問題。在俄羅斯,經常有中國遊客爲幾十元的小費大打出手。今年5月,在莫斯科某華人飯店,各個旅行團的遊客們正在用餐,突然傳來強烈的爭吵聲,原來有一家3口來自東北的遊客,不肯給領隊付小費,與領隊爭執,開始還只是謾罵,後來孩子大哭,夫婦和領隊扭打在了一起,其餘的中國遊客除了暗自搖頭,就是置若罔聞。“他們也太小氣了,這是國外。”當時的領隊認爲遊客付小費是理所當然的。
盧浮宮裏嗓音洪亮
對中國人的大嗓門,臺灣學者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講過一件事:兩個廣東人在美國街邊說話,美國人認爲他們是要打架,急撥電話報案。警察來了,問兩人在幹什麼,他們說:“我們正在耳語。”對於這一點,在法國留學多年的小尤身有體會:“中國人走到哪裏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有一次在巴黎盧浮宮,當遊客屏氣息聲地觀賞藝術作品時,忽然一句洪亮的中國話響起:“蒙娜麗莎就在前面那個廳!快走啊!”緊接着,20多名中國人呼嘯着奔來。把這幅畫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別的遊客根本甭想靠近,他們一邊相互招呼着,一邊輪流與“蒙娜麗莎”合影。由於“動靜”太大,最終引致管理人員的干預。
觀點交鋒
中國人爲何“不懂”禮
中國留學生:
國內惡習被帶出了國門
作爲留學生,我經常在莫斯科大學主樓前遇到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爲。我想,這或許和文化水平、文明素質有很大關係。俄羅斯人排隊很講秩序,在公共場合大都很安靜,而北京擁擠的地鐵,排隊的混亂,可能也都被中國遊客帶到了國外吧。
法國旅遊界:
弘揚禮貌是勇氣的表現
托馬斯對中國政府發佈《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爲公約》,號召遊客遵守公德、文明旅遊非常讚賞。他表示,中國政府要遊客們銘記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努力引導國民“借鑑歷史、弘揚禮貌公德”,這是“很有勇氣的表現”。
學者:
少時不講禮長大沒有形
美國孟菲斯大學歷史系教授孫隆基認爲,“缺乏公共空間的基本禮貌”的原因是國人一般讓孩子穿“開襠褲”,隨時隨地大小便。受這種教育長大的人,當衆挖鼻屎、搓老泥,吃飯時將骨頭吐在桌子上,隨便丟垃圾,對身體的動作不去控制等,就都不奇怪了。
權威說法
國家旅遊局
考慮獎勵旅行社爭出新招促文明
國家旅遊局綜合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文明素質屬於精神領域方面,不能用法制和行政的手段解決,只能採取宣傳呼籲、提醒教育的方式引起國人重視。他還透露,日前,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正打算聯合交通部門、外交部、公安部等10餘個部委共同研究對策,明確各行業的具體任務。對於記者提出的由旅遊局出臺一些鼓勵、獎勵措施,調動旅行社等部門多出臺一些有利於提升遊客文明素質的獎勵活動的辦法,該負責人表示可以考慮。“我們希望各部門都爲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獻計獻策,找到更好更有效的辦法。”
應對高招
發放文明宣傳漫畫
日前,爲提升遊客的文明旅遊素質,京城各旅行社積極推出了各種措施。其中,康輝旅行社推出了首張使用類似交通提示標誌形式的特殊公益廣告。據瞭解,這套最近設計完成的“做文明遊客———康輝陪您看世界”系列宣傳漫畫已經張貼在康輝旅行社在北京27家門市店面中,而且在出境遊的說明會上,也已隨同出境遊合同一起散發到各個遊客的手中。
給文明遊客設大獎
只要您在境外旅遊的文明言行獲得團友的認可,不但能夠得到“旅遊文明使者”的稱號,還能獲得500元的獎勵。據瞭解,從今年10月下旬開始,所有參加康輝旅行社東南亞旅遊的遊客都將得到旅行社印製的“致廣大遊客的一封信”和“旅遊文明使者”的評選表,他們根據國家旅遊局頒佈實施的《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爲指南》,並參照整個旅遊過程中游客的言行舉止,以不記名的方式推選出各自心目中本次旅遊團中的“旅遊文明使者”。文明使者將獲得價值500元的旅遊獎勵。據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獎勵活動隨後將普及到康輝出境遊的各條線路中。
大英博物館
玻璃牆防範不文明
倫敦大英博物館有參觀者欠缺公德心,既粗魯觸碰展品,又隨處亂扔垃圾。其中以埃及館最爲嚴重,館方正計劃爲有關展品裝上玻璃,並加上“不要觸摸”的警告牌。
埃及館是大英博物館人氣最旺的展館,遊客數量佔每年600萬參觀者的九成。曾有參觀者投訴在木乃伊棺木內發現垃圾。該館助理管理人員泰勒爲此致函道歉說:“這是很不幸的事,館內每天有幾千名參觀者經過,垃圾很快便會堆積,我們的工作人員需要更頻繁地視察展廳。”他還在致歉函中說:“加上玻璃牆,會讓大家在欣賞文物時視覺效果受損,但爲了保護文物,我們不得已纔出此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