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拍攝的修復後的中山艦。
12月28日上午,武漢中山艦旅遊區暨中山艦博物館工程在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正式開工建設。
中山艦旅遊區位於中山艦沉沒的武漢金口牛頭山下,規劃面積約3.3平方公里。
整個博物館設計爲戰艦外形,再現當年的中山艦又在昂首向前奮勇殺敵的情景。中山艦將在明年8月博物館主樓封頂前進入陳列廳,整個艦體將以全封閉的形式陳列在一個艦艇外形的巨大玻璃罩中。
旅遊區共分五個區:中山艦博物館核心景區、杜家海遊樂區、槐山歷史風貌區、民俗風貌區、旅遊產業區,預計在2011年全部建成。此外,還將修建部分市政配套工程。
核心區分爲綜合遊覽區、休閒娛樂區、中山紀念區、中山艦抗日將士紀念區、旅遊綜合服務區,工程總造價1.2億元,2008年建成。其中,中山艦博物館建築面積10164平方米,地上局部三層結構,地下一層結構,陳列廳將在明年8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12月28日拍攝的修復後的中山艦。
中山艦原是1910年7月清政府耗資68萬兩白銀向日本定購的一艘炮艦,排水量780噸。1913年建成回國時,中華民國已經成立,隨即編入民國海軍,定名“永豐”號。1917年7月,孫中山先生髮起了著名的“護法運動”,“永豐”號追隨孫中山先生南下廣州,與其他艦船組成了西南護法艦隊,爲保護革命成果立下了赫赫戰功。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廣州革命軍政府爲紀念孫中山,將“永豐”號改名爲中山艦。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山艦被編入第一艦隊,奉命對日作戰。但由於中國海軍實力單薄,無法參加海戰,只能退守長江。1938年,武漢會戰爆發,中山艦參加戰鬥。10月24日中山艦奉命在金口封鎖航道,中午時分,一架敵機突然繞中山艦作低空盤旋偵察,中山艦艦長薩師俊下令立即開火,敵機拔高而去。
下午2時許,6架敵機呼嘯而至,瘋狂轟炸中山艦,艦長指揮將士還擊。艦上官兵英勇戰鬥,誓與船艦共存亡。敵機共進行了4輪轟炸,中山艦多處中彈,艦體急劇下沉,最後沉入長江。
1996年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30週年之際,中山艦整體打撈工程正式開始,1999年11月12日在湖北船廠正式動工修復中山艦。
中山艦一共服役了25年,卻經歷了近代史上的衆多風雲事件,它是中國海軍史的滄桑一頁,也是中國現代史的一個縮影。
左圖:沉沒前的中山艦。右上圖:修復後的中山艦保留了艦體右側被日軍炮火炸出的彈洞。右下圖:修復後的中山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