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聲音
又是出租車宰客的新聞,而且是伴隨着臨時客站的新式宰客行爲。記不清相關媒體已經報道過多少回類似的醜聞、惡聞了,可是收效似乎不明顯。
天津的一些出租車車質差,衛生不好,司機愛講怪話、愛罵街、喜歡宰外地客人、能不打表就不打表……這些毛病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不用護短。重要的是需要找到這些問題的根源。司機們也有司機們的苦衷——無非就是嫌掙錢少。錢掙得少,心氣兒就不順,心氣兒不順就想弄些歪門邪道多掙幾個子兒,比如宰客之類。這就是其中的全部邏輯。
依筆者看來,天津出租車不好乾的主要原因,在於流動人口的比例相對偏低。想一想,凡是出租車好乾的地方,都是大量外地人的集散地。本地人出行,由於熟悉地理,多會選擇公交車、地鐵,而外地人由於不熟悉線路,而且窮家富路,自然會較多地選擇出租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外地人應該是出租行業的主要利潤來源。換句話說,服務好外地人,給外地人留下一個好的口碑,是出租車司機們的生存之道。
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天津的某些出租車司機,恰恰對外地人——他們的衣食父母——不夠友好。名聲最差的出租車,大概就要數那些長期在火車站、飛機場“蹲活兒”宰客的了,以至於本地人下了火車,一般都寧可走出幾百米,去打那些馬路上的車,“省得矯情”。外地人也不是傻子,你宰他一次,他可以給十個外地人講十次,你就損失了十個潛在客戶,久而久之,遭受損失的是全城整個出租車行業。正所謂“春天捕一籃,秋天少一船”,典型的殺雞取卵。對外地人越不好,外地人就越少乘出租車;外地人越少乘出租車,司機們就越不好乾,就越宰客……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站在更高一點的立場上思考出租車問題,可以想象,這會是一件影響天津市整個城市形象、影響廣義投資環境的大事情。宰客、講怪話、不文明、不衛生,既損害從業者本身的利益,也損害城市的長遠發展,這又是一個惡性循環,其負面效應不可低估。
千萬千萬,不要讓一些出租車成了阻礙我們城市發展的一個“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