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4月1日拍攝的位於徐州市銅山縣南望村的違法私建別墅群。近年來,國家三令五申嚴控別墅建設用地,然而在徐州市銅山縣拉犁山西坡的南望村,一些違法私建別墅卻拔地而起,政府有關部門數年清理成效甚微。
貧困縣征地填湖建天價別墅
——廣東省陽江市陽東縣城建設的『大手筆』
一個屬於國家三類地區、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81.8%、人均耕地0.83畝的貧困縣,在沒有一座公共廁所的縣城裡,當地政府卻以建設公園為名,以每平米不足10元的平均單價征用農田和用於灌溉數千畝水田的水庫,最後建成一處佔地近1500畝、最高單價達2000萬元的『五星級』全封閉式私人花園別墅區。一邊是開發商熱火朝天的填湖建豪華別墅,一邊卻是靠城市污水灌溉的水稻田在日漸荒蕪。無助的農民緊咬著嘴脣,一字一頓地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我們的心在流血!
『我們被欺騙了!』
2004年12月31日,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在廣東省陽江市陽東縣東城鎮英村和周遍村莊快速傳播著,當天的《陽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登的一篇名為《陽東碧桂圓——值得期待的大手筆》的新聞,文中稱:『對於陽東來說,今年真是一個好年份……碧桂園集團計劃對燕山湖綜合利用開發……包括一個佔地86畝的五星級大酒店,一個佔地218畝的敞開式公園及855畝的商住用地,總開發面積達1492畝,大約是1平方公裡……可以將縣城的規模擴大七分之一……』。看完這篇新聞,所有的村民的心頭湧出一股莫名的屈辱:我們被欺騙了!有些老人更是禁不住流下了傷心的淚水,他們告訴自己的兒孫:自己的心在流血!
2007年4月2日,在一片匯集著城市污水蜿蜒流淌過的水田旁,部分村民圍住記者訴說著他們的無助:『現在是春播的最好季節,可我們沒有水澆地。』『稻苗已經不能再放了,不然就全完了。』『靠污水灌溉長出的糧食和蔬菜人能吃嗎?』同時,記者觀察發現這裡有不少的田地已經變成了無人耕種的荒地,村民們說因為沒有足夠的水源灌溉,有些人就不再種了。『我們這一片的水田有五、六百畝,這些污水根本都不夠灌溉。』
村民林前進、林舉峰等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早1999年6月,在村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陽東縣城建指揮部以建設燕山湖(原名狗尾水庫)公園為名,征用屬於英村、報頭村等村的部分山林地和農田,並撤換了持不同意見的村乾部,以每平米不足10元的平均單價『秘密』簽訂征地協議。為此,事後得知土地被征用的村民數次向鎮政府、縣政府等部門投訴反映,要求按照有關法規標准進行征地補償,公示征地批文和征地面積,留預留地給村民。而東城鎮有關領導在各種場合多次強調:征地是搞公益事業建公園,不是搞房地產開發,土地補償是硬的不能改變,征地文件村民沒有權力查看。
最終,按照協議補償標准,直到2004年年底,村民纔拿到按1991年標准發放的征地補償。當年曾配合簽訂征地協議被臨時提拔的原英村黨支部書記敖大新老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那個協議是假的,是騙人的協議。』
據村民反映,就在那篇新聞刊登的前兩天,2004年12月29日,陽東碧桂園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建設。讓村民們更加震驚的是開發商在填湖建房!眼睜睜看著原本於1957年由當地村民肩挑手挖建成的面積達500畝、蓄水量115萬立方米、供數千畝水田灌溉的水庫,如今已經縮小到了面積僅有200畝左右,根本無法進行大面積供水灌溉,而成了私人花園別墅水景。為此,這些依靠土地生存的村民也曾數次到有關部門反映,但毫無結果。
2005年4月17日,陽東縣東城鎮政府再次以陽東教育城(即陽東廣雅中學)建設需要為名,在村民不知情的情況下,征用土地340多畝。直到工程啟動後,村民纔知道土地被征收了。補償同樣按1991年的標准,平均每平米不足10元進行征地補償。就在當年的5月2日至4日,陽江連續幾天突降暴雨,由於泄洪設施被毀壞,附近的農田基本被工程建設的黃土淹沒,春耕播種下來的禾苗也全部被黃土覆蓋,村民苦不堪言。如今,站在無水灌溉日漸荒蕪的農田裡,無助的村民們搖頭嘆息著告訴記者說:『數千畝良田變成荒地後,征地開發房地產就更容易了。』
『填湖建別墅依法何據?』
開發商填湖建『五星級』全封閉式私人花園別墅區的行為終於引發了更多群眾的抗議。2006年11月,在碧桂園第三期工程施工時,開始砍伐原湖邊林帶,並建起密封圍牆,引起附近居民群眾的強烈反抗,他們群起將開發商樹立起來的近2米高的鋼鐵圍欄推倒,將開發商埋下的施工地樁拔除。因為他們再也無法忍受曾陪伴在身邊的那一棵棵高大的樹木被砍倒拖走,一片片綠地被黃土覆蓋,美麗的湖光水色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快速地消失。
2007年3月31日,陽東縣湖濱小區居民自發召開居民大會,聲討開發商填湖毀公園建別墅,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群眾利益的行徑,並同時向有關部門書面投訴要求停止施工。投訴文中表示:
陽東縣城僅有的燕山湖公園原名為狗尾水庫,是五十年代興修水利時,廣大人民群眾用肩膀挑出來的。這裡可儲大量水資源,灌溉下游萬畝良田;環湖周邊,綠樹成蔭,湖中自成美麗半島,有白鶴、白鷺等各種水鳥棲息。燕山湖半個世紀來儲水排灌為民造福不淺,更因為山青水秀,景色怡人,1988年陽東設縣時,該湖經廣東省設計院核定為燕山湖公園。這裡緊靠325國道,交通方便,人口密集,逐漸成為陽東縣城的商業及住宅中心。湖邊又有數百米的洋紫荊樹林帶是小區居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
2005年夏天,陽東縣某領導以招商引資為由,破壞生態環境,破壞水域和環保資源,把以燕山湖公園為中心的幾平方公裡的山山水水廉價出賣給碧桂園開發商。開發商出動了幾十臺挖土機、推土機和汽車夜以繼日地搬山填湖,毀壞了這個美麗的公園。如今,開發商建碧桂園兩年了,原來『郁郁青山多秀麗,潺潺流水更柔情』的美麗景觀沒有了。
由於碧桂園開發商不僅填毀了天然的排水設施,園內建別墅的地臺比原湖濱小區居民房屋高出近兩米,致使目前展現在居民面前的是這樣的慘景:小雨小淹,大雨大澇;晴天塵飛揚,雨天泥漿亂濺……
居民陳宗奎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去年5月汛期的一場暴雨,讓這裡的居民小區成為一片澤國,他家裡積水足有1米深。
4月3日,家住湖邊的退休教師葉祖良夫婦站在自家樓頂上,手指著正在施工建設的私人花園別墅區和已經被完全毀壞的青山綠水,用帶著幾乎哭泣的聲音告訴記者:『今天早上,飛來了30多只白鶴,在這裡盤旋了很久,最後飛走了。燕山湖成了私人別墅的水景,填湖建別墅依法何據?』
葉祖良老人表示,國家曾三令五申要求保護生態環境,停止浪費國土資源的豪華別墅建設,他也曾就此多次到有關部門反映並質問這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依法何據?但讓他感到可笑的是,無言以對的東城鎮副書記柯廣春拿出圖紙說:『我們不是填湖,你看湖不是還在這裡嗎?』
『無言以說』的天價豪華別墅
記者在碧桂園的售樓彩頁上,看到這樣一段描述:『陽東碧桂園位處美麗的燕山湖畔,風景優美、生態資源極佳,……建造了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種植蔥郁茂盛的綠樹花木,人工湖與燕山湖相映成趣,社區園林與私家花園相互呼應。身居其中的尊貴享受,無言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