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勞模
北辰區雙街村黨總支書記、全國勞動模範劉春海帶領鄉親們勤勞致富,集體積累由原來的900萬元發展到現在的近7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原來的2000多元發展到現在的2萬元。他用勇於開拓的精神換來了雙街村的鉅變,用一片真心贏得百姓的愛心;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最基層的黨組織帶頭人、一名最基層的勞動模範爲農民羣衆所思所行的情懷。
面對爛攤子,他燒了“三把火”
1997年春,年僅33歲的劉春海當選爲雙街村黨總支書記。上任伊始,劉春海面對的是一副爛攤子,經濟發展緩慢,8個村屬企業,個個經營狀況不好,公益設施落後,村務管理混亂。但劉春海絲毫沒有退縮,他說,既然大家把我推上了帶頭人的位置,就不能辜負百姓的一片希望,橫下一條心,拼上一條命,也要帶領羣衆闖出一條致富路。他帶領總支一班人連着燒了“三把火”,很快解決了村裏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電費、村容村貌和企業改制三大難題,在羣衆中樹立起了威信。1999年,雙街村的發展走到了十字路口。那一年,雙街村得到了區裏2000多萬元的佔地補償金。他果斷決策,用土地補償金和銀行貸款投資4500萬元,建成了佔地110畝的天津市第一家村級外國中小企業工業園,招引了法國樂百氏、意大利威頓等9家中外企業落戶園區。當年,工業園年銷售收入突破4億元,僅租金一項每年就收入580萬元,同時還爲村民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並在隨後幾年相繼投資建成了年產千噸的艾格生化有限公司、雙街20萬隻蛋雞生產基地等10家企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跨越式發展。2000年初,劉春海又審時度勢,抓住全市小城鎮建設整體規劃的機遇,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建設了北辰區第一個農民住宅小區“雙街新家園”項目,如今,40萬平方米的雙街新家園、雙街新城兩個住宅小區,以交通便捷、配套合理、價格適中的諸多亮點,爲消費者所認可,爲市場所接受,資金以放大的倍數源源不斷地回籠到了雙街村老百姓手中。
上任伊始,他給自己約法三章
甩掉了落後帽子的雙街人,也用心中那桿秤,稱出了劉春海的分量。他們說:春海是個乾淨幹事的好乾部。 “當幹部,就別想自己發財”,劉春海常常這樣要求自己。如今村裏的每個企業都有他付出的無數心血,卻沒有他一點股份;村裏每年幾千萬元的收入都有他的無限辛勤,他卻沒有比別人多拿一分一釐的報酬。面對物質利益,劉春海始終保持着一名共產黨員的清醒。他說,既然我做了這個支書,我就要爲百姓謀利,如果自己想發財,乾脆就別在這個崗位上幹。他上任伊始,就給自己約法三章:不拿最高工資,不住最好房子,不在村企業參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劉春海,以其人格魅力贏得了廣大羣衆的擁戴。在劉春海的嚴格要求和帶動下,多年來,村班子的每一位成員都信守他爲村級班子訂的“當幹部,就別想自己發財”這條規矩,從不利用手中的權力爲自己撈取半點私利。與劉春海同時進入班子的村主任管士岐,原來自己經營着兩畝菜園,每年都能爲他帶來可觀的收入。劉春海主動來到村主任家,坐在炕頭上說:“我知道您捨不得放下種菜,可鄉親們選咱當帶頭人,是信得過咱,可不能讓個人的小事影響了全村發展的大事啊。”管士岐當即表示,只要自己在村主任的位子上呆一天,就不會再考慮個人種菜的事。
多爲羣衆辦實事、解難事,始終是劉春海的信條。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是最容易導致不和諧的因素。村裏經濟發展起來後,劉春海做的第一件實事就是建立退休金制度,爲全村年滿18歲以上的村民全部上了養老保險;老年村民每月還能領取600元養老金。村裏老人高興地說,“人們都說養兒防老,我看春海就是咱們的好兒子。”
“十一五”末力爭銷售收入百億
劉春海先後榮獲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面對本市的大好局面,劉春海深知必須不斷髮展才能帶領雙街村駛向更加廣闊的領域。最近,他制定了新的戰略構想,2006年完成2522工程,即:兩個創業園——中匯創業園、北辰科技園區創業園;五個功能區——雙盈工業園區、雙盈工業園拓展區、精密工業區、雙街新家園社區、雙街新苑社區;兩條產業鏈——蛋雞養殖鏈、無縫鋼管鏈;兩個街區——汽車商貿街、新城商業街。他躊躇滿志地說:“雙街村要在“十一五”末,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的目標。”劉春海的話豪邁而真實。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宏偉藍圖就在眼前,劉春海又要開始新的征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