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在偵辦經濟犯罪案件中發現,本市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犯罪已呈現出涉案金額大、受害羣衆多的趨勢,且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極具隱蔽性和欺騙性,使受害羣衆蒙受了損失,危害了國家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14日,警方特別提醒廣大羣衆:不要受高額利息的誘惑,以免掉進犯罪分子設下的陷阱。
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所謂“變相吸收公衆存款”,是指行爲人不是以存款的名義,而是通過其他形式吸收公衆資金,從而達到吸收公衆存款目的的行爲。從目前偵查的工作情況看,犯罪嫌疑人採用一些新的手段,來規避國家對吸收公衆存款的監督管理,具有隱蔽性、欺騙性,其犯罪結果直接損害羣衆利益,危害國家經濟安全。
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的幾種花招
□一些不法分子在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時,承諾支付的月利率已逐漸升高達到2%至10%不等,相當於支付高於銀行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息,並且在初期及時兌付以獲得信任,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羣衆不計風險,紛紛加入其中。
□一些不法分子在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的同時,大肆宣傳在其處存款的無風險性,高回報率等優越之處,誘使存款戶不僅自己不斷投錢,還帶動身邊親朋好友來“存款”,這樣往往形成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放射效應,使存款數額猛增,不法分子所支付的利息額同比增加,風險加大。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是開付出去的存單或存摺中並未提高利率,但卻通過先行給付或允諾事後一次性支付,或許以其他物質、經濟利益、好處的方式來招攬存款。實踐中這種方式的高息攬存主要表現有:一是以從存款中先行扣除自己擅自提高的利息差的方式非法吸收存款。二是以先行給付實物或期約給付實物的手段非法吸收存款,如搞有獎儲蓄、向存款大戶贈送禮金等。三是在存單或存摺之外簽訂補充協議,約定支付高利等。但是,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將直接增加金融風險。
□在非法吸收公衆存款後,往往將非法所得投資於低附加值、高風險行業,以求高額回報,從而用來維持鉅額還款週期。由於市場投資變化莫測,一旦經營管理不善或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不法分子便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造成惡性循環,虧空越滾越大,直至最後無力償還。此時,不法分子便全然不顧,逃之夭夭,使受害羣衆蒙受巨大損失,影響了社會安定。
警方特別提示:別信“免費午餐”
一些不法分子爲了牟取暴利,進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衆存款的犯罪行爲,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損失,破壞了金融秩序和市場秩序,危害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侵犯了國家的根本利益,爲此,公安機關將繼續嚴厲打擊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犯罪。
同時,也特別提醒廣大企業、羣衆不要相信“免費的午餐”,不要受高額利息的誘惑,以免掉進犯罪分子設下的陷阱。不法分子在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的同時也直接將風險轉移到了存款人身上,極易造成存款人血本無歸。另外,公安機關也提醒廣大企業要合法經營,應採取正常渠道進行融資。
最後,一旦發現實施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的行爲,要及時報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