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2006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國內生豬及豬肉產品價格持續走高。目前,豬肉價格已創10年來的歷史新高。
據農業部對全國450個畜產品及飼料價格信息點的最新調查統計,截止到5月中旬,國內豬肉價格呈現全國性上漲,其中最高的省份豬肉價格每公斤已超過24元。
這使得養豬效益大增。現在全國出欄1頭肥豬盈利300~400元,飼養1頭母豬獲利更是超千元。
在整體糧價上揚的背景下,豬產品價格波動遠大於糧食價格的波動。肉價在去年第二季度下跌到近年來低點後開始反彈,至今已持續近11個月。
[分析]豬肉是中國人的主要肉食品。目前,我國豬肉年產量約爲5200萬噸,佔全球豬肉產量的一半左右。因此,豬肉價格的變化對我國居民的生活飲食質量和結構均會造成直接的影響。
爲何持續大漲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肉價大漲的呢?筆者認爲,這主要是因爲以下幾個因素:
-居民食肉信心恢復較快,但生豬補欄不及時
2006年國內生豬養殖業遭遇豬鏈球菌、口蹄疫的疫情影響較大,同時,去年國內又出現了一種不明高熱病,此病導致生豬的死亡率極高,因此部分養殖戶補欄意願很低。
受此影響,2006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下半年價格才逐步回升,生產開始恢復,由於繁殖飼養週期約需1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於運行週期的上升期。可見,疫病是導致目前國內生豬貨源緊張和生豬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
-飼糧價漲導致生豬養殖成本上漲
豬產品價格的上漲,與糧價上漲有關,但糧食漲價不是主要因素,只是起到了推動作用。
來自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等權威部門的統計顯示,2006年9月以來,隨着工業玉米用量上升,全國玉米價格強勁上漲。據測算,每噸育肥豬料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50元左右。每出欄一頭肥豬,僅飼料一項就要增加成本40元左右,每生產1公斤豬肉成本上升約0.2元。
-市場消費需求增長的拉動
隨着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國內豬肉消費呈增長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1~4月,農村居民豬肉消費同比增長15.1%。另據調查,北京市豬肉消費也同比增長了10%。
一般來講,市場對豬肉的需求增長速度比較穩定。但今年以來,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豬肉的消費量大幅增加。而此時恰逢國內養殖週期的存欄期,生豬尚未大量上市,從而引發了此輪肉價大幅上漲的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