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觀看了電教片《偉大壯舉光輝歷程》,重溫了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辛歲月,備受鼓舞。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踏上了二萬五千裏的征途,突破烏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漫漫征途,他們沒有因敵人重兵的圍追堵截而退縮,更沒有被大自然的艱難險阻和飢寒傷病等種種磨難所嚇倒,他們始終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始終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始終堅信正義事業必將走向勝利。
有一個紅軍,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凍死在雪地裏,可是他的手臂卻高高舉起,手心裏緊緊握着他的黨證和最後一次黨費;有一個紅軍,把自己最後的乾糧送給了行軍途中飢寒交迫的一家老小三口,自己卻因爲飢餓沒能走出草地;有的紅軍將領,爲了救自己的戰士,毫不猶豫地殺掉跟隨自己多年的馬匹爲戰士充飢。爲了救國救民,他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代價,顧全大局,團結一致,同甘共苦,生死相依。這種“革命理想高如天”的堅定信念和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不得不令人震撼。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在一幅幅鮮活歷史畫卷的背後,萬里長征更爲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長征精神。人們都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有了一個牢固的根基,最大的不幸就是沒有信仰、漫無目的。我想,中國共產黨能領導中國工農紅軍粉碎百萬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取得長征的最後勝利,這種精神的力量是至關重要的。還記得去年是長征勝利70週年,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滿懷豪情地說,“紅軍長征向世界宣告的革命理想已經成爲現實,紅軍長征播下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並將繼續開出更加鮮豔的花朵,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是啊,這些鮮豔的花朵、豐碩的果實需要我們用信念、用智慧、用行動去創造。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今天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時刻鼓舞我們爲祖國的繁榮昌盛而不懈奮鬥。尤其是我們年輕人,生活在和平安定幸福的年代,更要不忘歷史,將長征精神深深紮根在心裏,加快前進的腳步。(君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