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手記
約楊先生的專訪沒想到會那麼順利。我們只是打了一個電話,是楊先生親自接的,他告訴我們轉天下午的三點,他會在家等着我們,並詳細地告訴了我們地址。於是,第二天的下午,穿過南開大學,我們來到了楊先生位於白堤路上的家中。按響門鈴後,楊先生親自爲我們開門,並迎我們到客廳坐下。面前的老人,是一位滿頭銀髮,精神矍鑠的老人。和楊先生交談,你會發現他說話的速度很快,思路清晰縝密,不經意間總是說出一些很簡單但卻飽含智慧,讓你回味無窮的話來。我們的採訪也從楊先生每天的作息時間開始,談到楊先生的學生,談到他90歲翻譯的《國富論》,談到他留戀的南開園,談到他百歲人生走過的路。整整兩個小時的採訪,楊先生一直在和我們談,沒有絲毫倦意。採訪快要結束的時候,楊先生拿起桌上準備好的那本《期頤述懷》,那是他98歲時寫的一本回憶錄。楊先生鄭重地寫上自己的名字,送給記者留念。感動之餘,記者再次感受到楊先生對年輕人的關愛和他那份細心。
十年如逝水,半百轉蹉跎。
頑體欣猶健,雄心信未磨。
丹誠貫日月,浩氣凜山河。
大地寒凝肅,春華髮更多。

楊敬年簡歷:
楊敬年(1908- )出生於湖南汨羅,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學家。楊敬年1932年考入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行政系;1936年畢業後考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1945年考入牛津大學“政治學哲學經濟學”專業(PPE),三年後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10月,楊敬年滿懷激情和報國之志回到了祖國,在南開大學任教至今,是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教授。曾任南開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系學位委員會主任,中國對外經濟合作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國際經濟學會、財政學會、外國經濟學學會、翻譯工作者協會顧問,天津市政治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並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收入《大洋洲及遠東地區名人錄》。
楊敬年語錄
□我有好幾次機會做官,但我對做官沒興趣,我覺得做大學教授好,教教書挺好。
□當時,何老師給我留了些黃金,護照也在我手裏,我隨時可以走,但我沒走,我要在天津迎接解放。我活了100歲,後面的60年都是在天津度過的。
□人的年齡有三種,一是日曆上的年齡,我是1908年生的;一是身體上的年齡,許多人見了我都問我七十幾了;一是心理上的年齡,我覺得我也就三十歲,老年人的生活和我無關,我從來不看什麼《夕陽紅》和老年報。
□我能長壽的第一個祕訣就是,心胸比較寬。我仍然願意學習,我總是很樂觀,只要能工作就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