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噸污水處理廠
已經啓動建設
生態城選址內規劃一座日處理能力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啓動建設,預計明年投入使用,每日可生產5萬噸的再生水。選址區域周邊已經建立了較爲完備的市政管網系統,給水、燃氣主幹管網已經鋪設到生態城周邊,可爲生態城提供水、氣、電、熱、通訊等基礎設施保障。
循環產業鏈2009年初具規模
生態城選址東側的北疆電廠,是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一期工程2009年投入使用,可形成“發電、海水淡化、製鹽、節約土地資源、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產業鏈。
據悉,北疆電廠循環經濟可以爲生態城提供多種支撐。電廠爲生態城的建設提供電源;發電的餘熱,一部分可直接爲生態城供熱,一部分可用於海水淡化,爲生態城提供淡水;利用海水淡化產生的濃鹽水製鹽,節省22平方公里的土地;發電的廢渣可以生產建築材料。
北疆電廠與生態城項目配套建設,將形成一個資源利用最大化,廢物排放最小化,經濟效益最優化的典型生態新城,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相統一。
在建設生態城內的市政基礎設施、公益性設施和生態環境方面,還將引進一些國外高科技、低消耗、效益好、無污染的產業項目。
相關報道
生態條件決定天津濱海新區中選
中國與新加坡合作建設的生態城項目,被認爲是中國新的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據介紹,這個生態城將借鑑新加坡在水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方面的經驗,在中國發展一個既能實現經濟發展,又能兼顧環境與社會和諧的城市。
擬建的中新生態城將被建成集居住、休閒、商業於一體的現代生態城鎮,成爲中新環保合作的重要載體。根據規劃,生態城項目將集中於環保主題,包括城市環保、城市可持續發展、環保產業化等。該項目將首先圍繞城市水利用展開,建設一套海水淡化、污水處理以及城市水循環利用的基礎設施。
新加坡是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極少且土地資源緊缺的島國,但該國通過遍佈全國的污水管道收集和處理系統,實現了百分之百的污水處理。一般生活廢水回收後,採用逆滲薄膜和超聲波等先進技術處理後形成“再生水”,解決了新加坡約15%的總需水量。另外,新加坡還有能力把每年72%的降雨量變成飲用水。
而包括天津在內的中國北方地區少雨乾旱,水資源短缺。天津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16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佔有量的十五分之一。而天津濱海新區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更低,且這裏的土地多爲無法耕種的鹽鹼地。天津社會科學院經濟預測研究所所長盧衛指出,可利用的土地和水資源短缺,這種生態條件正是中新兩國政府最終在多個參與生態城項目競選的中國城市中選擇天津濱海新區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