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次春天的來臨,都迎來一次世人矚目的盛會;每一次春天的聚首,都形成一次神聖的赴約。
3月3日下午,當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踏着春光走向人民大會堂,歷史的鏡頭再次在這裏定格: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即將在這裏拉開帷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又將書寫新的篇章!
這是一個滿載着責任和使命的春天的約會。
下午2時30分,當王玉鳳委員沿着人民大會堂39級臺階拾級而上時,她覺得自己的心帆也隨着臺階的不斷升高而鼓漲。“能夠踏進國家最高的參政議政殿堂,我感到光榮,但更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王玉鳳委員告訴記者,在全國政協委員名單公佈後的短短一週裏,自己的郵箱裏就塞滿了來自各行各業羣衆的來信、建議,“人民羣衆對我們寄予了厚望啊!”
面對羣衆的殷切期待,老委員同樣感到重任在肩。歷任全國政協九屆、十屆和十一屆委員的劉鴻庥說:“我從沒有感到自己是個‘老委員’,因爲我們每年都要面對社會上出現的新問題,努力傳達人民羣衆新的呼聲。在履職面前,沒有新老委員之分。”
正是出於對責任和使命的自知、自律,全國政協委員們以高漲的熱情參政議政,爲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十屆政協的5年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共提交提案23076件,形成視察報告100多份,提出調研報告250多份,組織大會發言4000多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600多篇。
這是一個苛求能力和智慧的特殊“考場”。
改革開放30年,民生難題凸顯,又逢奧運盛會,加上南方雪災後重建,註定了今年兩會所需承載的將更多,同時也更將考驗參政議政者的智慧和能力。
迎着廣場上乍暖還寒的春風,孫萍委員疾呼教育部門在確定進課堂的京劇選段時應廣泛徵求專家和民衆的意見。“對政協委員來說,參政議政同樣要吸取民衆的智慧,只有善於學習,紮下身子做深入調研和嚴謹論證,才能提出有見地的、高質量的提案。”
“我們雖然在自己崗位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能力,但這絕不意味着就具備了當好政協委員的能力。”在全國政協委員名單公佈後,牛越生委員就和幾個委員一起商定選題、開展調研、查找資料,忙了一個多月。“所有的努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合格的政協委員。”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誠傾聽羣衆呼聲,真實反映羣衆願望,真情關心羣衆疾苦,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升,直接促進了一個又一個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的解決,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留下了生動足跡。
這是一個走向更好未來的嶄新起點。
黨的十七大已經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繪就了美好藍圖。作爲黨的十七大之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政協大會,此次會議註定了是一次不平凡的會議,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將由此站在一個嶄新的歷史起點上。
“這需要我們超越自己熟悉的領域和對象,站在一個更高的視野來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作爲著名演員,陳道明委員此次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教育投入的平衡問題。他說,“教育事業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和未來,也是老百姓最關切的民生話題。希望藉助全國兩會的平臺,爲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盡一分力。”
無獨有偶,葛劍雄委員是復旦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但他提交的提案卻是關於CPI上漲與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容。“我也是老百姓,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我同樣關心。作爲政協委員,我更有責任和義務爲國爲民建言獻策。”
……
下午3時,當雄壯的國歌在人民大會堂唱響,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正式開幕。
人民大會堂外,陽光下迎風招展的獵獵紅旗分外醒目,正如伴隨着春天的到來,草木萌發、鮮花綻放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一樣,人民政協事業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煥發出更大更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