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合同法是對拼體力、拼低廉勞動力的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場‘革命’!它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是經過了廣泛的調研、徵求意見的民主過程的。”昨天,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祕書長陳舒認爲,其既然是一場革命,必然要遭遇爭議,經歷陣痛。
陳舒曾參與勞動合同法前期調研。她認爲,在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和休息權方面,國家法律是比較完善的,如我們是五天工作制,香港還沒有達到。但問題的關鍵是落實和觀念的轉變。一方面,中國人歷史上就缺乏人本觀念,包括用工者和勞動者都是如此。而市場化漸進階段,競爭激烈,很多人都拼命工作,甚至從小學生就已經開始,生怕落於人後,“這種拼命,是不分貧富的,很多有錢人也很拼命”。
“人,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財富。過去,我們靠勞動者拼體力實現經濟增長,拼完了就被淘汰了,這也是人力的浪費。”陳舒認爲,我們要拒絕高耗能產業,高耗能不光是水電,還有人力資源,如果它是人力資源的高耗能產業,那也早該擠出去了。
“爲什麼非要靠一個人拼體力,來幹好多人乾的活?爲什麼不能讓大家有更多的休息時間,更多地享受精神需求?”陳舒說,任何一項法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可能以後還要修訂,勞動合同法有需要細化的地方,如工資條例、帶薪休假等。
陳舒表示,她不贊同一些企業界代表“勞動合同法太苛刻,過多地保護勞動者”的觀點,“我接觸過好多勞動者,真的很可憐。我擔心的是能否把這部法執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