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海河外灘公園隔河相望的土地上,幾十臺挖掘機正轟轟作響,這片土地上正在孕育一個新的商圈——響螺灣商務區。繼去年開工10個項目之後,響螺灣商務區今年至少再開工10個項目。
響螺灣商務區原屬天津長蘆鹽場,海河下游開發規劃時,該地區成爲海河入海口處一個重要規劃建設地塊。由於海河入海口處的水流很像一個海螺,因而該地區被命名爲“響螺灣”。目前,響螺灣商務區正在建設一系列現代化星級賓館和商業廣場,建成後,響螺灣商務區將成爲濱海新區的新地標。日前,記者就響螺灣商務區的定位、開發建設情況專訪了響螺灣開發建設指揮部主任劉墨林。
地標·高層林立
今年至少開建10個項目
極地海洋世界近日開工
據劉墨林介紹,去年9月,響螺灣商務區的7個項目同時開建,標誌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商業區建設全面啓動。截至去年年底,已有五礦商務大廈、濱海浙商大廈、友聯國際商務大廈等10個項目開工建設。今年,響螺灣商務區至少還將開建10個項目,其中,極地海洋世界已具備開工條件,將於近日開工。到2011年,響螺灣商務區將初具規模,成爲擁有數十座高層建築,集商業、金融、觀光爲一體的商務區。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開工的每座高層建築的地塊都用文化牆圈住,上面標有該建築的規劃圖及簡介。劉墨林表示,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商業區包括響螺灣商務區、于家堡金融區、解放路商業區、大沽生態新區和藍鯨島國際社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響螺灣商務區是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商業區的起步區,也是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商業區的核心區域之一,位於濱海新區“一軸一帶”交匯處,北與海河外灘公園隔河相望,東與于家堡商務區毗鄰,南抵津沽一線,西臨迎賓大道,規劃面積1. 1平方公里,以商貿娛樂功能爲主,將於2011年初步建成,成爲濱海新區的國際化綜合服務區。
地標·特色建築
借鑑國外先進設計經驗
打造特色濱水建築景觀
走進響螺灣商務區開發建設指揮部,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商業區和響螺灣商務區的沙盤格外引人注目。據劉墨林介紹,響螺灣商務區的高層建築羣借鑑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廈、舊金山泛美大廈、曼哈頓帝國大廈的建築經驗,採用天津大學建築設計規劃研究總院的設計方案,建成後將形成沿海河跌宕起伏的“天際線”。商務區內規劃建設34個地塊,總建築面積達478萬平方米,最高的建築高約400米。
響螺灣商務區濱水建築景觀借鑑了澳大利亞悉尼Dr.MaryBooth公園以及美國費城特拉華灣、巴爾的摩內港等地的成功經驗,“提煉”出近水與親水、景深與層次的雙重概念,設計了“一帶三庭”的景觀模式:由南北方向的帶狀綠地、親水平臺、內湖及綵帶島形成一條濱水帶;沿濱河西路設置三個城市開放空間,形成響螺灣商務區的三大城市“中庭”。此外,響螺灣商務區的街道設計借鑑了美國密爾沃基輝煌大道等地開發設計的先進理念,形成特色街廊。
地標·立體交通
地上水上地下三層模式
地下交通系統尤爲完善
如此繁華的商業區,人們最關心的當數交通問題,交通是否便利將決定響螺灣商務區未來的發展趨勢。“響螺灣商務區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交通問題。”劉墨林表示,“該地區將打造地下、地上、水上三層立體式交通,其中預留地下空間的設計是一個亮點,這裏將建成完善的地下交通系統,包括地下行車系統、地下步行系統、地下停車系統、地下軌道交通系統等。”
此外,響螺灣商務區“對外”的重要交通項目是海河開啓橋。目前,該橋正在加緊建設,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前竣工。橋樑全長1066米,西起坨場南道,跨過海河,東至永太路。海河開啓橋竣工後,將把海河西岸的響螺灣商務區與東岸的金融區連接起來,緩解海門大橋、海河大橋的壓力。
地標·獨特定位
34個政府背景“招商團”
進駐破解招商引資難題
據悉,響螺灣商務區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外省市商務區”,這取決於其特殊的定位。
據劉墨林介紹,響螺灣商務區的發展依託塘沽城區、開發區、保稅區等地,與上海陸家嘴的情況非常類似。響螺灣商務區將重點服務於各省市駐濱海新區辦事機構、中央企業駐濱海新區辦事機構以及大型企業集團總部、科技研發中心等,提供高檔寫字樓以及配套服務設施。該定位使響螺灣商務區今後的招商工作可以順利進行,34個塊地將分配給25個省市和9箇中央級企業,這些單位將成爲具有政府背景的“招商團”。
屆時,響螺灣商務區將成爲高樓林立、雲集全國商賈的繁華商務區,成爲濱海新區的標誌性建築景觀,大大提升濱海新區的城市載體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