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公佈了2008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的整體走勢,初步覈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14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同時,李曉超表示,防止價格持續上漲,還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
|
|
| 通貨膨脹問題研究專家宋國青教授認爲,全年CPI增幅控制在4.8%的目標面臨着巨大的壓力,政府制定4.8%這樣一個目標雖然表明了控制物價過快增長的決心,但也多少反映出對物價形勢的嚴峻性估計不足,今年全年的CPI漲幅還將在高位徘徊,雖然CPI還維持在較高水平,但要把它降下去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帶來負面效應。 |
|
|
| GDP和CPI的雙高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中國經濟過熱的擔憂,2007年12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了2008年經濟藍皮書,明確指出CPI的高漲已經成爲宏觀經濟趨向過熱的明顯信號,對此,專家認爲,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大財政緊縮力度。 |
宋國青:全年CPI增幅會高達7%
自從二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達到8.7%,攀上了11年來的月度新高之後,大家都非常關心,三月份的CPI又會是多少?今天下午,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季度最新的經濟運行數據,我們的記者在新聞發佈會現場,第一時間拿到了這些關鍵數字。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初步覈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14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
2007年,我國GDP增速爲11.4%,創下自1995年以來的13年新高,而今年以來,國內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國際次貸危機不斷蔓延和加深,面對如此嚴峻複雜的形勢,李曉超表示,我國政府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有效應對,使得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李曉超:“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同比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494元,同比增長18.5%。”
與此同時,記者也注意到,也有一些經濟數據出現了下滑,比如出口和貨幣供應量增速回落,工業生產增速減緩,今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6.5%,這一增速是近兩年最低水平,比上年同期回落27.3%。
對於老百姓普遍關心的價格走勢,李曉超介紹到,目前房屋銷售價格繼續上漲,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比上年同期高出5.4%,而價格總水平依然處於高位。
李曉超:“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8.0%,3月份同比上漲8.3%,環比下降0.7%,漲幅比上年同期上升5.3個百分點。”
在推動一季度CPI指數高企的各要素中,食品類仍然佔到了相當大的比重,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0%,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8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6.6%,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1個百分點;其餘各類商品價格也略有漲跌。那麼在物價輪番上漲的壓力下,想控制住CPI的增幅是否困難重重?
李曉超:“上年翹尾因素比較大,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對2008年全年翹尾影響3.4個百分點,要將08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控制在4.8%左右的預期目標,新漲價因素就需要控制在1.4個百分點以內。”
李曉超坦言,目前影響新漲價的因素還比較多,例如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攀升、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這些都加大了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壓力,但是對於控制物價上漲,壓力重重之下,李曉超語氣中也透露出了幾分樂觀。
李曉超:“首先我們國家財力基礎比較好,今年財政收入又保持了在30%以上的增長,爲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市場供給、調節市場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最近財政部又增加了252億元的財政資金直補農民去支持農業生產。”
雖然面對媒體,李曉超表現得相對樂觀,但在新聞發佈會即將結束時,他再次留下了這樣的聲音。
李曉超:“防止價格持續上漲,還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